距离10月10日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阅兵仪式仅剩半个月,平壤街头已弥漫着浓厚的庆典氛围。自7月初以来,卫星图像显示美林机场附近的训练场异常活跃,整齐的方队反复演练队形,携带导弹的移动式发射台频繁调动,这一切迹象都表明,此次阅兵非同寻常。
据消息人士透露,此次阅兵或将在夜间举行,璀璨的灯光与威武的导弹、装甲车交相辉映,将极大增强阅兵的威慑力。然而,相较于这些筹备细节,外界更为关注的是:朝鲜如此大费周章举办阅兵,究竟有何深意?中俄将派哪位高级官员出席?韩国又为何如此紧张?
若仅将此次阅兵视为朝鲜展示新导弹的舞台,那未免过于狭隘。金正恩近期提出的三大要点,透露出朝鲜的深层意图:成为“地区外交的中心国家”,对安全威胁采取“先发制人”策略,并主动引导地区局势向有利方向发展。
这并非空洞的口号。9月初,朝鲜领导人首次参加多边外交活动,已将“成为规则参与者”的意愿付诸实践。与以往不同,此次阅兵朝鲜从年初便开始向各国政要发出邀请,跨度近10个月,旨在吸引更多高规格外宾观礼,以证明朝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朝鲜深知,与韩国对话收效甚微。在朝鲜看来,韩国不过是美国在东亚的“棋子”,难以平等对话。因此,朝鲜更倾向于直接与中俄美等大国沟通。李在明政府上台后,虽多次释放对话信号,但朝鲜并未回应。
这并非朝鲜故意不给面子,而是其战略已定:绕过韩国,直接与大国建立联系。对朝鲜而言,阅兵是绝佳的“外交平台”,既能展示武器实力,又能借外宾撑场面,向美国表明朝鲜并非孤立无援,同时让韩国明白半岛事务并非其说了算。
当然,武器展示仍是重头戏。朝中社此前报道,金正恩在指导无人武器试验时,强调“要让AI和无人武器结合得更紧密”。这表明朝鲜将展示一整套“体系化作战能力”,而非某一款“秘密武器”。
用AI控制无人机,以低成本制衡美韩军事优势,比单纯展示导弹更为有效。更关键的是,此次阅兵很可能会亮出最新型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这种导弹射程可覆盖美国本土,并能装载核弹头,旨在向美国传递明确信号:压制朝鲜并非易事。
目前,外界最为关注的是中国和俄罗斯将派哪位高级官员出席阅兵。对中国而言,此事颇为棘手。中朝虽有《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但中国还需考虑“双暂停”政策及与韩国的经济往来,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问题。
中国最可能派出的是“中间偏上”的阵容,如政治局委员,最好是主管外交或军事的官员。这一级别既能体现对朝鲜的重视,又不会刺激周边国家,同时还能向朝鲜传递明确信号:中国支持朝鲜,但并非无条件支持。
此外,中国还需关注俄罗斯的动向。据悉,俄罗斯可能派梅德韦杰夫出席,他是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兼执政党主席,级别不低。中国的人选很容易被外界拿来与俄罗斯对比,从而影响在半岛问题上的话语权。因此,人选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对俄罗斯而言,普京亲自出席的可能性较小。毕竟今年6月普京刚访问过朝鲜,并邀请金正恩访问莫斯科,按惯例短期内不会再访。但俄罗斯也不会敷衍了事,梅德韦杰夫的出席既给了朝鲜面子,又不会让西方反应过于激烈。
无论中俄最终派谁出席,他们的选择都将反映对当前朝鲜地位的认可,对朝鲜而言,这比什么都重要。
在这场阅兵大戏中,韩国可能是最为焦虑的一方。李在明政府本想对朝鲜采取温和政策,调整之前与美国紧密合作的政策,但朝鲜并未回应,反而一心寻求与中俄建立联系,这让韩国颇为头疼。
更让韩国担心的是,若中俄都派高级别代表出席,朝鲜的外交地位将大幅提升,届时朝鲜在与美国谈判时可能会提出更高要求,韩国之前改善南北关系的努力或将付诸东流。
韩国还有个隐性焦虑:若中国官员出席阅兵现场,哪怕只是礼貌性地鼓掌,都可能被朝鲜宣传为“中国支持朝鲜的国防建设”。尽管中国一直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但外界往往不顾及这些细节,只会认为中国默许了朝鲜的行为,届时韩国民众的安全担忧将加剧,李在明政府的压力也将更大。
然而,朝鲜并不在意韩国的担忧。从年初开始,朝鲜便向多国发出邀请,非常重视此次阅兵。
再说美国,表面上虽未多言,但实则密切关注。特朗普阵营中有人认为,应借此机会与朝鲜重启谈判,以获取外交政绩。但强硬派则坚决反对,认为放弃朝鲜无核化目标将损害美国在盟友面前的威信。
这种分歧早在朝鲜预料之中。金正恩的目的就是让美国纠结是否调整对朝政策。而朝鲜则毫不急躁,核武是其核心资产,绝不会轻易放弃,除非美国明确表示“不要求无核化了”,否则免谈。
但对美国而言,若真如此做,不仅将影响全球核不扩散体系,还将让日韩对美国失去信任,因此美国根本不敢让步。
这场阅兵看似是朝鲜的独角戏,实则是东北亚外交的风向标。若中俄都派高级官员代表出席,很可能让外界认为“中朝俄走得更近了”,美韩的应对策略或将改变。美国可能会更加强硬,而韩国则可能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这并非韩国所愿。
对朝鲜而言,这场阅兵也是一次“身份转型”的尝试,从过去的问题制造者转变为“规则参与者”。
若成功转型,东北亚的力量关系或将被重新定义:朝鲜将不再只能被动应对局势,而是能主动引导节奏;韩国在半岛事务中的话语权或将进一步被削弱;中国和俄罗斯在地区安全中的作用也将更加突出。
最关键的还是美国的态度。若美国仍坚持“无核化优先”的想法不放,半岛僵局或将持续;若美国愿意小幅调整政策,哪怕只是松一点口,都可能为对话打开一个小口子。
但从目前来看,美国尚未做好此准备。这场阅兵结束后,半岛局势将如何发展?中国派的代表会不会成为转折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韩联社,202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