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蓝营党主席改选第二场辩论在中天电视台火热登场,郝龙斌临时宣布加入辩论,瞬间引发热议。这场看似“郝龙斌声量压倒群雄”的选战背后,实则暗流涌动,连战家族势力悄然布局、王金平意外复出站台、黄国昌抛出“蓝白合作”试探性议题……蓝营内部权力博弈已从台前延展至幕后,呈现出一幅派系角力与利益交换的复杂图景。
近一周内,三份民调数据将郝龙斌推上了“领跑者”的位置:中天民调显示其支持率为33.8%;吴子嘉民调中蓝营样本内郝龙斌以27.6%的支持率位列首位;9月27日最新民调更称其支持度较第二名郑丽文高出15个百分点。然而,这些数据却遭到质疑,被指存在“样本失真”问题。据媒体披露,中天民调中94.4%的受访者是非蓝营人士,吴子嘉民调蓝营样本仅199人,代表性存疑。更耐人寻味的是,郝龙斌此前因缺席首场辩论被批“缺乏担当”,如今又曝出以“不分区提名”与派系交易,因此被讽刺为赵少康的“提线木偶”。
尽管郝龙斌声势高涨,但连战家族的暗中布局正悄然改变选情。9月26日,郑丽文在“连系”前“立委”李德维的陪同下,接连拜访了苗栗地方大佬钟东锦及“工商巨头”林伯丰,并获其公开支持。林伯丰称其“论述清晰、具备改革魄力”,而李维德的陪同被媒体视为连战家族对其的“背书信号”。
对此,媒体分析指出,连战家族的策略是通过代理人郑丽文来延续其家族的影响力:一方面,郑丽文作为连战提携的“连系”成员,其胜选将确保连家在蓝营的决策权;另一方面,郑丽文主打“世代交替”与“两岸认同”,其能力契合基层对改革的期待,与郝龙斌的“维稳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好巧不巧的是,正当郝龙斌与郑丽文打得“难舍难分”时,前“立法院长”王金平的动向引发关注。张亚中9月26日宣称,若是胜选将邀请王金平负责两岸交流事务,并称其已“点头同意”,这一表态与王金平此前“不介入改线”的立场自相矛盾。
张亚中为何点名要求其“担此大任”呢?首先,王金平的角色在于其独特的政治资源,其作为蓝营“本土派”代表,他既能协调党内矛盾,又能与绿营人士保持联系。张亚中此举意在分化郝龙斌的“蓝白合作”叙事,同时为自身争取到更多的谈判筹码。若郑丽文胜选,王金平的介入空间将受限;如果郝龙斌上位成功,其“亲白”倾向可能使得其成为蓝白阵营之间的“传话筒”。
其次,再加上白营党主席黄国昌在26日突然抛出“蓝白合作”议题,声称愿意与蓝营对此进行协商,并暗示可能邀请赵少康参与讨论。这一动作被指“工于心计”,因为此举既向郝龙斌释放了合作善意,同时又为民众党在2026年新北市长选举中预留“比民调”的参选空间。
小编认为,此次改选表面上是候选人间的竞争,实则是蓝营内部“酱缸文化”与“世代交替”矛盾的集中爆发。郝龙斌代表传统派系,依赖利益交换来维系支持,但其“保守路线”却与基层改革呼声背道而驰;郑丽文则依托连战家族与军系资源,主打“两岸认同”与组织动员,但需突破“连系”标签的局限性;王金平与黄国昌的介入,凸显蓝白阵营、本土派与改革派之间的利益拉锯。
其关键转折点将取决于第三、四场辩论的表现及连战家族的最终表态。若是郑丽文能巩固“连系”资源并扩大基层支持,或可打破郝龙斌的“民调泡沫”;但王金平与黄国昌“不合时宜”的表态,可能为蓝营改选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据小编来看,郝龙斌的“民调领先”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舆论战,其背后既有派系间的交易,也有对基层焦虑的精准捕捉。而被视为与其有“一战之力”的郑丽文和罗智强来讲,可谓是一个风口,就看两位如何把握住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