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局势暗流涌动,特朗普对中国似乎已开始做“最坏打算”,与此同时,台湾地区也出现了3大新情况,引发各方关注。台战略专家更是直言,大陆已经有了比动武收台更好的办法。
先看国际方面,特朗普在俄乌冲突上动作不断。日前,他同意了泽连斯基的请求,批准乌克兰军队使用美国提供的“远程武器”。这意味着俄罗斯或将面临来自乌克兰的“纵深打击”,看似特朗普的重心仍在俄乌战场。
但实际上,美方已悄然将目光转向中国。据9月29日美媒报道,消息人士称五角大楼正在寻求加速增加导弹以及12个关键系统的产量,要求承包商在短期内将产能提升2 - 4倍,以防与中方爆发冲突时库存不足。这12个系统包含爱国者导弹以及各类防空和打击导弹等,这些在战争初期极具决定性的武器,侧面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在为应对俄乌、台海同时做准备。
不仅如此,特朗普近期的一系列内部动作也备受争议。9月30日,他召集全球美国将领进行演讲,主题并非对外,而是对内。他面对一众美军将领宣布要准备好迎接“美国内战”。一般来说,军队的存在是为了应对外部攻击、保家卫国,但特朗普却打算把美国军队用于“内部”,包括消灭政敌。
这场演讲更像是对美国军队服从性的测试。开场特朗普就强硬表示:“如果你们不喜欢我可以直接离开,但这样做的话你的军衔就没了,前途也没了”,这明显是针对倾向于民主党的美军将领。随后他点名指出美国正在遭受内部入侵,这里所谓的内部入侵,除了“非法移民以及左翼激进分子”,还包括不受控制的政府,其指向不言而喻,似乎就是在说民主党所掌控的州政府。特朗普还下令彻底整顿“旧金山、芝加哥、纽约以及洛杉矶”,从美军将领脸上的震惊可以看出,他们不敢相信总统会下令让原本对外的军队调转枪口针对“自己人”。演讲结束后,美国防部部长赫格塞思上台补充道:“忽略交战规则,要对敌人发动压倒、惩罚性的暴力,放开手脚去干吧”,此言论意图明显,就是让军队在对内时不要有太多顾忌。
回到特朗普政府要求武器供应商增加产能这件事,有人猜测这些武器是否会用于俄乌战场。如果全部用于俄乌战争,俄乌局势可能会迅速转变,甚至出现普京被迫停战的情况。而若用于台海,确实会带来一些麻烦。特朗普政府如此大动作,是因为美方看到了台湾内部和全球局势的变化。目前台当局的种种行为刺激着大陆,有将“收台行动”提前的趋势,同时俄乌冲突局势也愈发混乱。特朗普原本或许打算先结束俄乌冲突,再针对台海,但目前结束俄乌冲突明显不太现实,所以只能做好同时应对俄乌、台海的准备。
然而,特朗普政府虽有气势,实际效果却存疑。虽然放话要提升产能,但造武器需要资金。日前美政府因两党争执陷入停摆状态,美国国家人文委员会大部分成员已被解雇,官网仅剩4名特朗普任命人员。再加上特朗普要将军队投入内部加强边境防御等,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钱从哪来?9月29日特朗普发文表示将对所有在美国以外制作的电影征收100%的关税,似乎又想从关税上“谋利”,但这一举措能否解决资金问题尚未可知。
再看台湾地区的3大新情况。首先,台军的首艘自制潜艇“海鲲号”有新消息,根据台媒报道这艘潜艇即将进行第四次海试。多年过去才有动静,台当局却还将其当成“门面”。其次,台湾省花莲马太安溪堰赛湖的灾情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据台媒报道,当地死亡人数还在上升,失踪人数也未得到统计。此次灾情虽是天灾,但更多是因为救援救灾不及时,而台当局还有人吹嘘救灾成果,这引起了台湾民众的不满,赖清德的支持率也因此再次下滑。最后一个新情况是,台湾省所谓的“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目前还在全球各地窜访,目的是奉台当局的命令去各国看看他们的态度。不过,这件事不仅台当局关注,大陆也很好奇究竟有哪些国家会站出来为台当局助力。
以上情况足以说明台当局“气数已尽”,内部遭到民众反对,外部也得不到所谓的“援助”。在这种情况下,台军前参谋总长李喜明对外明确表示,大陆已经找到了比动武收台的更好办法,那就是司法隔离。所谓的司法隔离就是利用公告和一切规则来管理海上来往,不需要用军舰封港,只要求进出台湾省的船只按规矩配合海警检查,不配合就请“原路返回”。对于台湾省这种全靠“外贸”生存的孤岛来说,这种办法无疑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