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消费者心中,娃哈哈是伴随成长的国民品牌。从经典的AD钙奶到畅销的瓶装水,其产品几乎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这家老牌企业近期却因一起高管审查事件,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宗馥莉在宏胜集团及娃哈哈体系内的核心高管严学峰,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委立案审查,事件背后不仅牵扯出个人违纪嫌疑,更暴露了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中的多重矛盾。
据10月2日的报道,事件的公开线索始于一纸立案通知书。杭州市上城区纪委已正式向娃哈哈集团党委送达文件,明确严学峰因“涉嫌违纪”接受审查,并对其采取了限制出国、辞职、晋升等措施。面对外界追问,娃哈哈高层曾对外表示调查系“私人原因”,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官方证实,反而让事件的悬念更浓。毕竟,严学峰并非普通高管,而是自2007年宗馥莉执掌宏胜集团时就跟随的核心班底,多年来负责浙江桶装水等关键业务,是宗馥莉推进业务调整的“左膀右臂”。他的突然被查,自然引发了外界对娃哈哈内部管理的诸多猜测。
随着信息逐渐披露,严学峰被查的核心争议聚焦在了2025年3月的一次业务调整上。作为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隶属宏胜系,严学峰任法定代表人)的负责人,他主导将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桶装水销售权,直接转移到了迅尔城通手中。这一操作让原本负责生产与销售的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彻底沦为了只负责生产的代工厂。更受关注的是价格变动:调整前,桶装水结算价为终端价6.5元/桶,调整后,结算价被压低至2.75元/桶,而终端售价反而涨到了7元/桶——这意味着,新增的利润几乎全部流入了迅尔城通。
这一变动的影响迅速传导到股东层面。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有杭州国资委持股46%的国资背景,同时涉及1.8万名自然人股东,销售权转移和价格调整直接导致这些股东的分红大幅减少。不少网友在讨论中理性指出:“重点不是高管个人有没有问题,而是1.8万自然人股东的权益谁来保障?国资参股企业的利润说转移就转移,程序上得说清楚”;还有网友关注到业务调整中的程序漏洞,“既没让经销商重新签约,也没公开评估业务价值,这么大的变动连基本流程都不走,难免让人怀疑背后有利益输送”。
事实上,这场业务调整暴露的,正是娃哈哈长期存在的治理结构矛盾。严学峰本身兼具“宏胜系高管”和“娃哈哈关联企业监事”的双重身份,这种身份叠加让他的操作既涉及宗馥莉掌控的民资板块,又触及国资参股领域。有熟悉国企监管的网友分析:“混合所有制企业最怕的就是身份模糊导致的监管真空,严学峰一边代表宏胜,一边参与娃哈哈关联企业监督,本身就容易失衡,现在利润从国资参股企业流向民资控股公司,显然触碰了监管红线”。目前,杭州国资委已介入调查娃哈哈与宏胜集团的关联交易,外界担忧,若查实违规,可能升级为国有资产流失案,甚至触发对两者所有关联交易的全面审查。
雪上加霜的是,严学峰被查的时间节点,恰好处于宗馥莉的多重困境之中。此前,她在香港的遗产纠纷中败诉,18亿美元资产被冻结;其主导推出的“娃小宗”品牌也未能打开市场,遇冷收场。如今核心心腹被查,不仅让她推进的业务调整计划陷入停滞,更加剧了外界对其领导力的质疑。有网友客观评价:“宗馥莉这几年一直在尝试改革,但从遗产纠纷到品牌遇冷,再到现在高管被查,每一步都透着急躁,或许她该先理清企业内部的治理逻辑,而不是急于推动业务调整”;也有网友认为“不能仅凭心腹被查就否定宗馥莉,但娃哈哈的‘国资-民资-管理层’制衡机制确实该优化了,否则类似问题还会出现”。
关于事件的调查走向,目前有三种可能:若查实关联交易违规,将引发对娃哈哈与宏胜合作的全面审查;若仅涉及严学峰个人经济问题,比如受贿、侵占等,虽能对个人追责,但难以解答公众对业务转移的疑虑;无论结果如何,这场风波都将倒逼娃哈哈重构治理结构,强化各方制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仍有不少信息尚未证实:网传的“利益输送”缺乏直接证据,“私人原因”的具体所指也未被官方解释,更没有证据表明宗馥莉直接涉案,这些都需要等待后续调查结果来厘清。
在舆论讨论中,理性的声音始终占据主流。有网友提醒“不要急于下结论,毕竟官方调查还没结束,现在的猜测都只是基于现有信息的推断,避免传谣误伤”;也有网友从行业角度出发:“娃哈哈作为老牌企业,这次事件其实给所有混合所有制企业提了个醒——无论规模多大,都得把规则放在第一位,股东权益、国资监管、管理层权责,每一项都不能含糊”。
客观来看,严学峰被查事件,与其说是一个高管的个人危机,不如说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发展中必然面临的治理考题。娃哈哈从一家民营小企业成长为包含国资成分的大型企业,其内部结构早已不是简单的“家族管理”就能覆盖,而宗馥莉在推进改革时,显然未能充分平衡各方利益与监管要求。未来,无论调查结果如何,娃哈哈都需要借此次事件重新审视自身的治理逻辑:如何明确国资与民资的权责边界?如何保障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如何避免管理层身份模糊带来的风险?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决定着娃哈哈的未来,也为同类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反思样本。毕竟,对于任何企业而言,规模与速度固然重要,但合规与透明,才是长久发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