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第80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召开期间,拉美多国领导人的声音成为会场焦点。他们密集批评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军事部署与单边主义政策,直言美国的行为已将地区安全推向危险边缘,引发国际社会对‘后院’概念与全球秩序的深刻反思。
在联大讲台上,特朗普曾点名委内瑞拉,宣称美军正在摧毁该国主导的‘恐怖与贩运网络’,并对气候议题发表争议性言论,将风能与绿色转型斥为‘骗局’。这一系列表态,进一步激化了拉美国家对美国干预主义的担忧。
巴西总统卢拉将多边主义比作站在‘十字路口’的道路,指出强权政治、单边制裁与任意干预正裹挟其前行。他强调,全球南方的声音必须被听见,并警告美国在加勒比海的军事部署并非无害,历史上类似的干预已在其他地区造成严重人道灾难,拉美绝不能重蹈覆辙。
智利总统博里奇则将矛头指向气候议题中的权力话语。他直言:‘今天有人在联合国声称全球变暖不存在,这不是‘观点’,而是谎言,必须反击。’这一表态不仅凸显科学与事实在全球议题中的重要性,也暗示权力话语可能掩盖真相,而勇敢发声需要付出代价。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的言论更为尖锐。他指责特朗普不谈民主、不谈气候危机、不谈生命,仅用威胁与杀戮制造恐惧,导致数万人丧生。会场外,佩特罗走上纽约街头声援集会,呼吁美军‘不要把枪口对准人类’,却因此遭到美方吊销赴美签证。这一事件凸显多边舞台的开放性与中立性正受到严重挑战。
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毫不掩饰地批评美国的新防务布局,称其为‘门罗主义的新变种’,直言新殖民主义的回潮正在上演。他指控美方以打击毒品走私为借口,实则意在干预委内瑞拉、掠夺资源,并推行新的殖民主义政策。
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则将事态形容为加勒比海的‘火药味’正在升温。他列举美军在海空的频繁行动,包括导弹试射、拦截渔船与无标识船只、对平民使用法外致命武力等,指出这些行为既违反国际法,也动摇地区和平与安全。从19世纪的门罗主义,到冷战时期的干预与颠覆,再到对古巴长达六十年的封锁,美方早已在拉美地区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痕。
此次,拉美多国领导人联合发声,表达了一个共同诉求:回到规则之治,而非权力之治。在联合国这个象征全球多边合作的舞台上,他们用语言抵御霸权,用历史警示未来。无论是卢拉、博里奇,还是佩特罗、阿尔塞、罗德里格斯,每一次发言都是一次历史与现实的交锋,每一句话都在提醒世界,所谓‘后院’的概念在今天已经行不通——全球事务不是某一国的专属领地,而是共同的命运场。
这股拉美声音清晰而坚定:当权力之手挥向邻近国家,干预、制裁、军事威慑只会积累怨恨与风险;当规则与合作回到舞台中央,多边主义才有可能引导和平发展。历史的教训一再提醒世界:以‘强权’为名的行动,无论是在加勒比海,还是全球其他角落,终将遇到反弹,遇到正义的呼声。
在联合国会场和街头,拉美领导人的声音像连绵的海浪,拍打着国际秩序的礁石,提醒那些习惯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国家:真正的安全不是靠威胁堆砌出来的,而是建立在规则、尊重与合作之上。世界没有谁的后院,只有共同承担的命运。每一个发声、每一次抵制,都在向权力呼喊——停止以霸权划界,把和平与多边主义放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