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初,一则国际政治与经济交织的新闻引发全球关注——中方正式向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发出访华邀请函,邀请其前往北京进行国事访问。这一邀请不仅标志着中美高层互动的新动向,更因特朗普提出的两个条件而备受瞩目。
据《南华早报》援引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在接到邀请后并未立即接受,而是提出两个关键条件:一是中方需恢复采购美国大豆,二是需下单购买波音飞机。他明确表示,若这些条件得到满足,其专机“空军一号”将立即起飞前往中国。这一表态迅速成为国际媒体焦点,谈判也被推入最后阶段。
此次访华若能成行,将是自2017年以来美国总统首次访问中国,其象征意义远超外交礼仪本身。特朗普自2024年大选获胜并于2025年1月20日第二次就职总统后,其“美国优先”政策始终贯穿外交与经济领域,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成为其第一任期以来的核心议题。从关税战到技术封锁,两国经济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此次访华被视为缓和关系、寻求突破的关键契机。
大豆:特朗普的“农业票仓”保卫战
特朗普提出的第一个条件直指美国农业核心利益。美国大豆主产区集中于中西部各州,这些地区的农场主是共和党的传统支持群体。然而,受中美贸易战影响,中国自2018年起大幅减少美国大豆进口,转而从巴西、阿根廷等国采购。数据显示,2025年前七个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量几乎降至零,而同期巴西对华出口量达4230万吨,完全填补了市场空缺。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由于出口受阻,美国大豆库存持续堆积,农场主面临严重经营压力。特朗普提出此条件,旨在通过恢复中国采购来稳定国内农业市场,进而巩固共和党在关键选区的支持基础。据《南华早报》报道,美方希望中方至少覆盖2025年第四季度一半的大豆需求,以缓解农场库存危机。
对此,中国商务部回应称,大豆贸易的最大障碍在于美方单边限制措施,包括不合理关税和技术封锁。中方明确表示,取消这些限制是扩大贸易的前提,将贸易问题与政治条件挂钩的做法难以获得中方认可。
波音飞机:制造业招牌的复兴计划
特朗普的第二个条件聚焦于波音公司——这家美国制造业巨头曾占据中国商用飞机市场四分之一的份额。然而,自特朗普第一任期以来,波音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急剧下滑,尤其是737 MAX系列空难后,安全问题成为中方采购的核心考量。与此同时,中国国产C919客机逐步推进,空客也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波音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据彭博社报道,波音正与中方谈判一笔涉及500架商用飞机的订单,若能达成,将成为中美贸易协议的核心部分。特朗普团队将此视为访华的“巨大成果”,认为其可刺激美国就业、提振经济。美国议员亚当·史密斯在访问北京期间公开强调波音订单的重要性,大使戴维·珀杜也表示,这对总统而言是“必须尽快敲定的优先事项”。
然而,中方立场始终明确:飞机采购需基于实际需求、安全性能和市场竞争,而非政治压力。中国航空市场虽需求旺盛,但国产飞机的发展与空客的竞争已形成多元化格局,波音需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来赢得市场。
谈判进展与关键障碍
9月17日,媒体报道称特朗普访华计划取得重大进展,但最终成行仍取决于中方是否同意大宗采购美国农产品和波音飞机。9月19日,特朗普与中方领导人通电话,白宫称双方讨论了贸易议题,包括飞机和农产品订单,通话后美方表示进展积极,但未透露细节。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直言,若条件满足,访华将“板上钉钉”。
美方提出的采购规模具体而明确:大豆订单至少400万吨,覆盖中国需求的一半;飞机则指定737和787系列。然而,中国商务部在9月25日回应称,美方需先取消关税,为贸易创造公平条件,并强调全球经济稳定需要合作而非对抗。这一表态显示中方在谈判中坚持互利原则,不愿因政治压力而妥协。
中美经济纠葛与全球影响
此次访华谈判的背后,是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深度纠葛。特朗普试图通过条件交换访华,既为国内政绩添彩,也试图稳定支持率;而中方则坚持市场规律,强调合作需平等互惠。过去几年,中国通过多元化进口策略减少了对美国大豆的依赖,波音也面临空客和中国国产飞机的双重竞争,美方若想恢复市场份额,需展现更多诚意。
若谈判成功,此次访华将为中美关系注入新动力。元首外交在两国关系中历来扮演关键角色,一次高层互动可能化解分歧、推动合作。但前提是双方尊重彼此核心利益,通过沟通协商寻求共识。地缘政治因素与关税问题虽可能延缓进程,但持续对话仍是实现稳定的唯一途径。
参考资料:
1、中方已邀请特朗普今年访华?外交部回应 证券时报 2025-09-15
2、特朗普称“若收到邀请可能今年访问中国”,外交部回应 光明网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