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光刻机(胶)概念股迎来强劲表现,永新光学(603297.SH)竞价一字涨停,波长光电(301421.SZ)、凯美特气(002549.SZ)开盘后亦快速拉升至涨停。这一市场动向背后,折射出半导体国产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尤其是光刻胶这一核心材料的替代空间备受关注。
光刻胶作为光刻工艺中最核心的耗材,其性能直接决定着光刻质量,是微电子领域微细图形加工的关键上游材料。其产业链覆盖范围广泛,从上游基础化工材料、精细化学品,到中游光刻胶制备,再到下游PCB、面板、半导体产业及电子应用终端,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价值链。
目前,全球光刻胶供给高度集中,海外龙头已实现高端制程量产。而我国光刻胶产业起步较晚,目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但在高端领域正逐步突破,国产替代进程持续进行。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自给率已提升至13.6%,在刻蚀、清洗、光刻胶剥离和CMP设备市场,自给率均已超过两位数。同时,中国在光刻设备研发方面也取得了持续进步。
国泰海通证券分析称,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进程提速,叠加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驱动,芯片板块中长期成长逻辑清晰。国内政策持续加码半导体自主可控,制造端产能扩张及技术迭代推动上游材料需求放量,电子特气、光刻胶等核心材料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
从市场空间来看,根据QYResearch的统计及预测数据,预计2031年全球光刻胶(涵盖半导体光刻胶、显示面板用光刻胶和PCB光刻胶)市场规模将达到108.06亿美元,2025年至2031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55%。此外,AI、智能汽车、物联网等新兴场景的爆发,正带动高性能计算芯片、存储芯片及功率半导体需求持续增长,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持续优化。
源达信息认为,随着国内加大成熟制程扩产力度,相关晶圆厂对光刻胶等半导体材料的国产化意识持续提高。目前国内公司已在多款高端半导体光刻胶产品上取得重大突破,未来光刻胶国产化步伐有望加速。
当前,国内正加速布局半导体产业,政策、资金、国际事件等因素将加速半导体材料进口替代的进程,这个过程中有望诞生一批领先的半导体材料公司。
扬帆新材(300637.SZ):主要从事含硫等有机中间体化合物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巯基化合物作为平台物,并向下延伸开发出以907为代表的光引发剂系列产品。凭借全产业链协同优势,扬帆新材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光引发剂和巯基化合物的主要生产供应商之一。光引发剂是光刻胶的关键原料之一,主要用于光固化工艺中引发化学反应。2025年以来,受行业竞争格局和下游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光引发剂价格逐步实现筑底反弹,预计辐射固化行业将逐步走出低迷,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在此背景下,扬帆新材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约4.73亿元,同比增长47.93%;归母净利润为2313.72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鼎龙股份(300054.SZ):在互动平台上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布局了近30款高端晶圆光刻胶产品,超过15款产品已送样给客户验证,其中超过10款进入加仑样测试阶段,整体测试进展顺利,其中有多款产品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全力冲刺订单。
除上述企业外,南大光电(300346.SZ)、彤程新材(603650.SH)等公司也在积极推进产品研发和创新,相关业务进展顺利。
从盘面表现看,9月17日,光刻机(胶)概念集体反弹。截至中午收盘,波长光电涨20.01%,中巨芯-U(688549.SH)涨14.56%,永新光学、凯美特气等个股涨停,市场对半导体国产化及光刻胶领域的关注度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