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万万没想到,俄罗斯石油商如今对印度买家直言:别绕弯子了,我们只收人民币。
路透社近日披露,印度最大国有炼油企业“印度石油公司”已悄然使用人民币支付了两至三批俄罗斯石油货款。这一转变令外界困惑:印度此前坚持用卢比或美元结算,为何突然改用人民币?这背后,实则是俄罗斯被西方逼出的“生存智慧”。
西方制裁倒逼,俄罗斯转向人民币
俄乌冲突后,美国主导的极限金融制裁将俄罗斯踢出美元支付体系。为突围,俄罗斯尝试过阿联酋迪拉姆、本国卢布,甚至一度将希望寄托于印度卢比。但迪拉姆流动性不足,卢布国际认可度低,而印度卢比更因汇率剧烈波动、国际流通性差,成了俄罗斯手中的“烫手山芋”。
俄罗斯央行第一副主席奇斯秋欣曾明确表态:将全力推动人民币在结算和投资中的使用。如今看来,这一承诺已落地。人民币的三大优势成为关键:流动性强,可轻松兑换为卢布;购买力覆盖工业设备到日用品,满足俄罗斯需求;更重要的是,能绕过西方制裁,避免二次风险。
印度卢比汇率波动大,国际认可度低
印度“里子”与“面子”的博弈
对印度而言,接受人民币结算堪称“打脸”。莫迪政府长期推动“卢比国际化”,试图将印度打造为“未来超级大国”。然而,最大能源伙伴俄罗斯连卢比都不愿接收,直接点名要人民币,令印度颜面尽失。
但现实比面子更重要。印度90%的石油依赖进口,俄罗斯原油占比已从冲突前的不足1%飙升至35%,每桶价格比沙特油低近10美元,比美国油低5美元以上。按此计算,印度每年通过购买折扣俄油可节省近170亿美元。经济账面前,印度不得不妥协——哪怕此前因中印关系紧张停用过人民币,如今也只能灰溜溜重启。
印度炼油厂依赖俄油,经济利益驱动妥协
人民币“上位”:全球货币格局重构
印度并非未做努力。其曾推出“石油卢比”机制,试图让俄罗斯用卢比购买印度商品。但问题在于:印度工业化程度低,缺乏俄罗斯需要的商品;卢比汇率不稳、流动性差,俄罗斯拿到手也花不出去。双方僵持不下,最终只能选择人民币作为折中方案。
这一选择对人民币国际化意义重大。长期以来,国际石油贸易由美元主导,但美国滥用制裁权,令多国苦不堪言。俄罗斯被制裁、印度被威胁、欧洲盟友私下抱怨,美元霸权已引发反弹。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国际石油贸易中减少美元使用,转而选择人民币等替代货币,这对美元垄断地位构成直接挑战。
尽管人民币目前在全球贸易结算中占比仍小,但通过一笔笔实际交易,其信誉和使用场景正稳步扩大。印度虽不情愿,但也清楚:需要俄罗斯的折扣油,也需要避开美国制裁。人民币,成了那个“最不坏的选择”。
人民币在国际石油贸易中逐步扩大使用
货币地位:交易与信任的较量
这场俄印之间的“人民币石油交易”,看似是货币选择,实则是全球秩序重构的缩影。当大国博弈进入深水区,没有哪个国家能完全按自己的剧本走。印度再不甘,也得向现实低头;美国再强大,也挡不住别国寻找替代方案。
货币的地位,从来不是谁赐予的,而是在一笔笔交易、一次次信任中,自己赢来的。印度虽然“没面子”,但拿到了里子;俄罗斯虽然被制裁,却找到了出路;而中国,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把人民币,推向了舞台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