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上海学生餐事件:从正能量宣传到家长质疑的真相

时间:2025-09-18 15:21:57 来源:清书先生 作者:清书先生

就在罗永浩公开批评西贝餐饮服务的同时,社交媒体热搜榜上悄然出现一个关于"上海学生餐"的词条。这个话题在短暂曝光后迅速消失,其背后的无奈与争议却持续发酵。



事件源于上海多所中学推行的AB餐制度。根据家长曝光的照片显示,部分餐食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有学生反映餐食外观毫无食欲,营养搭配严重失衡。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学校提供的虾类食材出现发黑变质现象,散发明显异味:



小学阶段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有家长爆料称,教师与学生的餐食标准存在明显差异:教师享用食堂现做餐食,而学生只能食用外部供应的预制菜:



针对18元/餐的收费标准,众多家长提出强烈质疑。有家长指出,该定价与实际提供的餐食质量严重不符,认为这种做法是对学生健康的漠视:



矛头很快指向主要供餐企业。家长调查发现,多家学校的餐饮供应均来自同一家公司:



期间,"虾仁炒蛋"话题短暂登上热搜后迅速消失。徐汇、长宁等区的家长纷纷质疑:为何多所学校的虾仁炒蛋菜品突然下架?



面对质疑,供餐企业回应称:仅部分批次存在问题,已留存样品备查,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但这种官方式回应未能平息争议:



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已关注此事,将"积极开展调查"。这种事后表态引发更多质疑:



笔者认为存在五大核心问题:

其一,18元餐标的成本计算存在争议。相比社会餐饮,学校供餐省去房租、物业等主要成本,实际食材成本占比过低。这种定价策略缺乏基本良心。

其二,抛开营养口味不谈,固定套餐模式完全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饭量差异显著,统一配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其三,事件虽撤下热搜,但网络争议持续发酵。供餐企业"深刻反思"的表态充满官腔,市场监管部门的"积极调查"承诺更显苍白。



其四,媒体报道呈现明显双重标准。2022年曾有媒体将上海学生餐与美国对比引发"赢麻了"评论,如今面对真实问题却集体失声。

其五,涉事企业标榜"追求纯鲜美味"的口号与实际服务形成鲜明反差。该公司覆盖全市16区500余所学校,日供餐量达50万份,年营收超11亿元:



两个基本事实值得深思:

第一,家长学生的"自愿"选择本质是别无选择。这种沉默的妥协,折射出校园餐饮管理的深层问题。

第二,当某些利益比"唐僧肉"更诱人时,消费者连表达不满的权利都可能被剥夺。这起事件暴露的,远不止是餐食质量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