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经贸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美国财长贝森特在谈判前夕抛出“重磅炸弹”,公开宣称中美谈判将迎来“重大突破”。据美媒CNBC于10月2日报道,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中美最高领导人将于本月下旬在APEC会议期间举行非正式会晤,同时他本人也将参与中美第五轮贸易谈判,并信誓旦旦地表示将有“相当大的突破”,农产品采购等议题或成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贝森特的态度与今年8月20日时大相径庭。当时,他还对中美关税水平表示满意,而今无论是他本人还是特朗普政府,都选择对中美贸易谈判“松口”,这一转变极为罕见。分析人士指出,用“重大突破”这种模糊字眼来宣传,更多是出于无奈,当前中美经贸博弈已进入“持久战”阶段,远非特朗普最初设想的“速战速决”。
特朗普政府如今面临的困境,可谓自食其果。对华关税战已被证明徒劳无功,中美共同为关税战按下暂停键便是明证。尤其是在今年的销售旺季,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至今为零,这让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大豆从业者血本无归,也令特朗普难以向支持其回归白宫的农业州选民交代。特朗普政府原本指望通过加高关税来占中国便宜,结果却适得其反,不仅稀土、普通消费品等高度依赖中国,就连大豆这样的农作物也因关税反制而失去竞争力。
过往事实表明,特朗普亲自操盘的重大战略往往缺乏全盘考量,其班底也只会无条件执行。这导致特朗普政府从未想过,一旦中国出手反制,自己该如何应对。更重要的是,特朗普严重低估了美国自身的缺点,被拿捏的不仅是关键资源,就连农产品也高度依赖中国订单。特朗普单方面加高关税,最终导致美国大豆价格远高于阿根廷和巴西,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可以说,特朗普在全世界面前上演了一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闹剧。这也是为何特朗普如此急于与我国最高层进行面对面沟通,他寄希望于通过“元首外交”来解围,至少让中国在大豆问题上稍微松绑,以给市场带来利好消息,缓解国内舆论压力,稳定金融市场,防止“特朗普奇迹”泡沫被戳破。
然而,特朗普能否实现目的,最终取决于他在接下来的元首对话中能否听进我方的忠告,以及能否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来证明自己的诚意。这场“大豆风波”已经充分证明,中美经贸关系在本质上就是互利共赢的,“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从来不是一句空话。从2016年至今,美国已经无数次尝试在经贸领域击垮中国,但最后都没有得逞,就是因为中国的韧性始终高于美国。
只有真诚、切实地回应中国的合理诉求,这场由美国自己掀起的闹剧才能平稳收场。否则,美国打出的“牌”越多,自身承受的损失也必定随之增长。届时,特朗普要面临的,可就不只是来自大豆农的求助和愤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