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孙道临外孙女曝近照 眉眼像外公 一脸富贵相 气质像王文娟 恬静又漂亮

时间:2025-09-18 21:47:58 来源:科学发掘 作者:科学发掘

1962年7月1日,正跟随电影《51号兵站》剧组在外景地拍戏的孙道临,突然找到导演刘琼,说要请假三天。原来,是他要在7月2日这天,和著名越剧演员王文娟举办婚礼。然后两人,要前往杭州,旅行一趟。


孙道临和王文娟结婚照

就这样,40岁的孙道临和35岁的王文娟,在几乎没有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携手走进了结婚殿堂。

时间到了1964年10月18日这天,同样在外景地拍戏的孙道临,又异常兴奋地找到导演请一天的假,因为他的女儿出生了。


一家三口所拍的第一张“全家福”

而就在两天前的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试验成功,举国欢庆。所以孙道临和王文娟一商量,没有按孙家祖传家谱的“经”字辈给女儿命名,而是取名叫“孙庆原”。以表达他们祝福祖国日益强大的美好心愿。


王文娟和女儿孙庆原

1965年,在孙庆原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孙道临一家搬进了武康大楼。因为房子的面积并不大,而且孙庆原的外婆、舅舅和舅妈跟他们一家三口住在一起,所以显得很拥挤。

但尽管这样,在这个家里,还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在孙庆原的记忆里,父亲弹钢琴唱美声,而母亲舞水袖练越剧,是最常见的一个画面。

虽说父亲和母亲的文化程度有差异,但他们却始终同心同德,用对彼此最深厚的感情,完美地弥补了这一微不足道的缺憾。



因为从小在充满爱的温馨氛围中长大,所以长大后的孙庆原,看世界的眼光也同样充满善意。她从父母的身上,首先学到的,就是温柔与共情,然后在内心,产生了安全而可信的依托。

但其实在孙庆原小的时候,孙道临对她还是非常严格的。



比如有一次,孙道临事先和女儿做了一个约定,那就是如果庆原在家好好练琴,那么父亲就将带她去看电影。孙庆原那时已经非常喜欢看电影了,所以就一口答应下来。可是小孩子贪玩,一玩就忘记弹琴的事儿了。结果孙道临回家,让庆原把新学会的曲子弹一遍,庆原弹不出,于是孙道临就举起手中的电影票,对孙庆原说,“你说话不算数,那我们的约定就作废。”说完就把电影票给撕了。

孙庆原哭得稀里哗啦,但孙道临对她说,“做人首先得做到言而有信,你既然答应了,就一定要学会兑现你的承诺。”



孙庆原小的时候身体不大好,因此孙道临只要不拍戏,就每天早上6点准时将女儿从被窝里拉起来,出去跑步,而且这一跑,就是六七年。孙庆原长大后身体一直都很棒,她觉得就是从小在父亲的带领下,坚持锻炼所打下的良好基础。



其实孙庆原也曾想过当演员。因为她的父亲孙道临是那么著名的电影明星,主演过《渡江侦察记》、《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等一系列经典电影,而母亲王文娟又是那么著名的越剧大师,主演过《红楼梦》、《追鱼》等越剧电影,所以孙庆原从小耳濡目染,也对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再加上,她从小就长得漂亮,眉眼很像母亲王文娟,所以就曾向母亲提出,想学越剧,想和母亲一样在舞台上演“林黛玉”,但王文娟却怎么也不答应。



原来,在孙庆原刚出生不久,就遇上特殊年代的到来。她的父亲母亲不仅被剥夺了演戏的权利,而且还都被“打倒”,关进了“牛棚”,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遭了对手罪。所以孙道临和王文娟都坚决不同意唯一的女儿再“重蹈覆辙”,而是希望她能“学好文化知识”。还对她说,“哪怕进工厂当工人,也比当演员强。”



所以孙庆原长大后,考上了上海外国语学院,就读的是英文文学专业。大学毕业后她先工作了一年。然后因为学工科的男友朱解鸣,要去德国留学,于是她在父母的支持下,也跟朱解鸣一同去了德国。

1987年,65岁的孙道临和60岁的王文娟,在上海虹桥机场,送别了23岁的女儿。



孙庆原在德国汉诺威大学选择了就读企业管理专业,但读了两年就出来找工作了。因为她那时在德国的所有花销,都是由父母提供资助的,她不想让年迈的父母继续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所以早早就让自己独立起来,进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作。


王文娟去看望女儿

而她的丈夫朱解鸣,则进入一家德国公司从事管理工作。

孙庆原和朱解鸣,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举办了婚礼。婚后生下一儿一女,一家4口在德国定居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国内。



2014年8月12日,50岁的孙庆原,在上海浦东机场,为去美国学工科的儿子送行。

而这时,她心爱的父亲孙道临,已经去世有差不多快7年时间了。

而她的母亲王文娟,也已经将近有90岁的高龄了。



老年人年纪越大,越希望儿孙们都留在身边。

所幸孙庆原和朱解鸣的小女儿朱凯佳,成为了王文娟晚年时候中的“贴心小棉袄”。

话说朱凯佳从小就又乖巧又懂事,是外公外婆怎么都爱不过来的“小开心果”。



小姑娘不仅长得跟花骨朵似得惹人喜爱,而且冰雪聪明,脑瓜子反应特别快,常常惹得孙道临哈哈大笑。

记得有一次,正遇上她到了换牙时期,一颗门牙掉了,一说话就“漏风”,外公孙道临见了,就打趣她“你看你门牙掉了,怎么办呢?把外公的门牙换给你好不好?”

结果小姑娘梗着脖子道:“才不要呢,外公您的牙太老了。”

惹得孙道临笑得直不起腰来。



虽然朱凯佳觉得外公的牙比较“老”,但在她的眼里,已经80多岁的外公,却依然是“男神”一般的存在。她曾经写过一篇作文,描写她记忆中的外公。文中写道:外公虽然老了,可还是长着一张清秀的脸,挺拔的鼻子,炯炯有神的眼睛和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看上去和蔼可亲。



还说“几乎什么好东西都长到他身上去了”。

瞧这小嘴,多会说。

而且令朱凯佳无比骄傲的是,她的外公不仅长得好,而且还那么有才华和与众不同——他又会朗诵,又会唱歌,还会英文,简直无所不能。

可是,这样一个神气、幽默又可爱的人,怎么会说走就走了呢?



2005年,身体一向很硬朗的孙道临,因患带状疱疹而住进了医院,并且病情每况愈下,连记忆力,也受到影响。

但是,当有电视台的节目组要对他进行采访的时候,他还是穿上最漂亮的西装,打上领带,以儒雅的形象,出现在镜头前。“这是咱们对别人的尊重。”孙道临对女儿孙庆原和外孙女朱凯佳说。



这话被孙庆原母女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从此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本能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朱凯佳的记忆里,虽然外公躺在医院里,身体变得很虚弱,可一旦有客人来慰问,他却总是会打起精神来,与宾客谈笑风生。



2007年的春天,孙道临在老伴王文娟以及女儿女婿、外孙外孙女的陪伴下,一起回到了他的家乡——浙江嘉善,为在这里举办的“孙道临电影艺术馆”的落成仪式,进行剪彩。

这是孙道临最后一次回到故乡。

他们一家6口,拍下了最后的一张“全家福”。


孙道临与妻子王文娟、女儿女婿、外孙外孙女一同合影

2007年12月28日,我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因突发心脏病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

而这一天,距离他过完86岁生日,刚刚过去一个10天的时间。

朱凯佳那时还只是个小学生,可她却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

她在作文中写道:外公走得十分安详,好像静静地沉睡着。谁叫他,他也不起来似的。



当朱凯佳跟着外婆王文娟回到家里,突然就感觉那房间空了一大半,因为再也听不到外公那风趣的言谈和爽朗的笑声了。她静静地望着外公的照片,眼泪默默地流了下来。照片上,外公的笑容是那么灿烂而和蔼,而外公的笑声,在她的心里,也永远都不会抹去。

孙道临走后,王文娟愈发感到孤单。于是孙庆原就将母亲接到自己的小区,和妈妈只有“一碗汤的距离”。只要一到周末,孙庆原和朱解鸣,就带着儿女陪着王文娟到公园散心。



王文娟为了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她开始在老年大学学画国画,同时,开始拿起笔,创作自传《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这时朱凯佳就陪在外婆的身边,外婆画画时她递上画笔,外婆写作时,她端来茶水。



因为这时朱凯佳已经开始上小学,所以对那段和外婆在一起的日子,记得特别清楚。

后来,她通过文字,记录下了那段时光。

在她的记忆里,外婆前前后后大概用了6年时间,才终于使得那本《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我的越剧人生》与读者和戏迷见面。



也许在外人看来,王文娟是越剧大师,是大明星。但在小凯佳的心里,外婆就是个慈祥可亲的老太太。她从不喜欢奢华的包装,有一双黑皮鞋都穿得磨破了但还舍不得扔掉。她对每个人都那么友好、善良,有时小凯佳推外婆外出走走,在路上被戏迷认出来,外婆总会用带着绍兴口音的上海话,跟人打招呼“侬好,侬也喜欢越剧是伐?”



而对小凯佳呢,王文娟则和天下的所有外婆一样,总担心外孙女饭没吃饱、衣服穿得少。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有一种饿和冷,是外婆觉得,而不是你觉得。”

所以,吃饭的时候,她就总会不断地给小凯佳夹菜,直到小凯佳碗里都堆成山了,她还在讲“侬要多吃一点晓得伐”。这时小凯佳只好将这份“关心”,全部都吃到肚子里。



而一到冬天,王文娟就一遍又一遍地检查小凯佳有没有多穿衣服。朱凯佳说,“外婆像唐僧一样,她总是有办法让你把秋裤穿上,然后扬长而去”。

虽然这种“王氏超级关心法”,常常会弄得朱凯佳浑身都不自在,但她还是很听外婆的话。


孙庆原与母亲王文娟

最令朱凯佳难忘的,是外婆的好学精神。王文娟一直觉得自己在学识上没法与孙道临相比,所以她几乎用一生的时间,都在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到了86岁那年,她不仅还在看武侠小说,而且还一定坚持让朱凯佳教她怎么用电脑。

她常常说,“可恨我念书太少,如果你外公还在,肯定能够给我很多建议”。



外婆的善良、谦逊、自强以及她与外公之间心灵相通的爱恋,都对朱凯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朱凯佳也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并且最喜欢的,就是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她应该是继承了孙道临的浪漫情怀和文学修养,同时又像外婆一样,拥有绘画的特长。所以当年出版《孙道临传》时,年仅9岁的小凯佳,就为这本书,写了一篇序言。



2021年8月6日,王文娟因病去世,享年95岁。

孙庆原作为孙道临和王文娟唯一的女儿,将父母留下了各种珍贵资料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整理,并从上千幅照片中,精选了700多张出来,推出了《未见沧桑——孙道临 王文娟艺术人生珍藏》这本画册。



而在这本书中,孙道临和王文娟的外孙女朱凯佳,也通过别样的方式,表达了对外公外婆的深切怀念之情。她拿起画笔,画了一组漫画,记录下了和外公外婆相处的时光。尤其是和外婆的“逗趣日常”,着实令人忍俊不禁。

比如外婆突然迷上了“黄酒泡黑枣”,并且逢人便推销。



再比如外婆烫了个新发型,感觉美美哒,但是,呃……怎么会变成“爱因斯坦”的?



再比如每次吃饭时,外婆总会把大家所用的纸巾,撕掉一半,然后说“纸是树做的,不要浪费”。可是那一半纸巾去哪儿了呢?结果……



这些漫画,虽然稍显得稚嫩,但却满满的,全都是爱啊。

通过这些漫画,让我们又认识了不一样的孙道临和王文娟。

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外孙女那细腻的心思,和敏锐的观察力。



后来,我们读过了朱凯佳所写的一些文章,就会发现,她的文笔,与她的外公孙道临非常像,都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准确又别出心裁的文字表达能力。

再后来,我们看到了长大后的朱凯佳所曝光的近照,更加惊叹遗传基因的强大,她不仅眉眼酷似外公孙道临,长得很漂亮,一脸富贵相,而且气质又跟她的外婆王文娟一样,温婉恬静。



许多网友都说,这么美的姑娘,不当演员真是可惜了。

但我却觉得,就目前娱乐圈那种鱼龙混杂的情况来看,孙道临和王文娟不让后辈涉足其中,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因为,那的确是个大染缸。

据了解,孙道临和王文娟的女儿女婿始终与娱乐圈保持距离,他们的儿子和女儿,也都没有从事与演艺相关的工作。他们的儿子毕业后在一家大公司工作。而他们的女儿朱凯佳,则按照自己的喜好,平静地生活,安稳地发展。


朱凯佳和母亲孙庆原

我突然就想起了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是的,孙道临和王文娟夫妇人品好,家风正,自然会在无形之中为后辈积累深厚的福报。

所以我想说,仁厚宽容的家风,一定会带来正向循环——

如果善行如同播种,那么家族便是土壤,终会在未来的岁月里,让后代通过对品德和智慧的传承,通过自立自强,而收获丰盈的果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