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来源于@央视新闻
上台还不到半年,亲华总理赞丹沙塔尔突然被免职,蒙古国政局一夜之间发生巨变。这一变动不仅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更让刚刚与中方确定的多项合作事宜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央视新闻报道,蒙古国大呼拉尔议会以71票赞成、40人反对、17票弃权的决议结果,正式解除了赞丹沙塔尔的总理职务。值得一提的是,四个月前,该国议会还以高达9成的赞成票,宣布赞丹沙塔尔成功当选新一任蒙古国总理。为何形势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大的反转?
目前,蒙方只是透露赞丹沙塔尔违反了蒙古国宪法,但并未说明具体原因。这一模糊的解释,无疑给外界留下了诸多猜测空间。而赞丹沙塔尔的倒台,也给中蒙关系带来了不小的变数。
在赞丹沙塔尔之前,蒙古国曾试图通过搞所谓的“第三邻国”战略,来加强与美西方的联系。为此,该国甚至不惜撕毁与中国的煤炭合同,妄图取代中国的矿产地位。然而,这种策略并未给蒙古国带来预期的利益,反而使其在国际舞台上陷入了孤立。
赞丹沙塔尔当选总理后,蒙古国战略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以更加务实的态度,与中国展开了深层次的合作。尤其是在中蒙之间的边境问题上,赞丹沙塔尔更是将其视为要优先解决的重中之重。
在中蒙边界联合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两国达成了诸多共识。包括加强边界管理,保持中蒙边界清晰稳定;推动两国口岸、互联互通建设;治理生态环境等。只要是中方关注的话题,蒙方都表现出了积极的合作态度。
这也被外界认为,赞丹沙塔尔一上台,就已经定好了亲华的政治基调。而这种友好态度,也很快得到了回报。此前搁置的中俄蒙管道合作,在9月份签署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建设备忘录,为三国能源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只是现在,赞丹沙塔尔政府的突然垮台,让外界对蒙古国此前与中国达成的这些合作能否顺利进行产生了疑虑。客观而言,不管是谁上台执政,如果该国政坛依旧保持清醒头脑,就不会在这些事情上耍花样。
毕竟,蒙古国的地理位置已经决定了其发展必须依靠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一个内陆国,蒙古国不仅没有出海口,陆地还被中俄两国紧紧包围。所谓的“第三邻国”战略,根本无法解决该国面临的实际问题。
因此,蒙古国想要扩大发展,就必须升级自身的陆运水平。而该国自身又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寻求与中国的合作。赞丹沙塔尔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毫不犹豫地推翻了前政府的亲美战略。
如今,赞丹沙塔尔的突然下台,无疑冲淡了中蒙合作的欣喜。这是否是一场政治斗争?蒙古国的反华势力是否会借此上台?该国下一届新政府还会坚持拒绝美国修建军事基地的提议吗?
可以说,蒙古国动荡的政局让该国始终处于一个难被信任的状态。希望最后无论是谁上台执政,都能认清自身面临的处境和挑战。
蒙古国的地理位置既可以是困境,也可以是机遇,更可以是危机。要往哪条路走,全看该国自己的选择。希望这次赞丹沙塔尔的下台不是因为他的亲华战略遭到抵制。类似的机会不会一直存在,中方的善意和耐心也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