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荣耀Magic8系列旗舰发布会迎来高潮时刻,一款能自主移动、伸出机械臂跟拍的“新物种”——荣耀ROBOT PHONE,作为压轴彩蛋惊艳亮相,瞬间点燃外界对未来手机形态的无限遐想。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这款机器人手机将AI手机的“超级大脑”、机器人的“超强行动力”与高清摄像机的“敏锐捕捉能力”完美融合。手机背面隐藏式机械臂云台可一键展开,实现全自动构图、目标跟随与专业防抖,仿佛将“变形金刚”的科技感融入掌心。
在智能手机行业硬件创新趋于平缓的背景下,荣耀此次展示的机器人手机不仅是其首次对外公布机器人领域的探索成果,更通过搭载自进化AI智能体YOYO的Magic8系列,为“下一代智能终端”提供了极具前瞻性的注解。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发布会正值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回暖、AI成为核心驱动力的关键节点。IDC等机构最新数据显示,国内市场格局再生变数,各厂商在存量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在此背景下,荣耀的AI战略选择显得尤为关键。
机器人手机与“自进化”AI:双线并进
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到,荣耀此次发布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AI将重新定义终端。这一理念通过两个维度展开——面向未来的机器人手机,以及立足当下的Magic8系列。
面向未来的荣耀ROBOT PHONE,被荣耀CEO李健描述为融合“AI超级大脑、机器人执行力与高清摄像机”的终端新物种。预告片中,这款概念手机展示了可伸缩的机械臂云台,支持自主移动、目标跟随与专业级防抖,堪称“手机界的变形金刚”。
“智能手机时代经历了iPhone时代、荣耀Magic8系列开启的AiPhone时代,而未来第三个方向就是机器人手机ROBOT PHONE。”李健在会后采访中提出了终端形态演进的“三阶段论”。他表示,机器人手机的初衷是融合AI的“智慧”、机器人的“快乐”与高清影像的“爱”,打造有温度的科技产品。
事实上,荣耀对机器人领域的探索早有布局。今年5月,荣耀便宣布进军机器人产业,并展示了一款四足机器人原型。此次机器人手机概念的提出,标志着荣耀从硬件公司向AI终端生态公司的关键转型。
如果说机器人手机是荣耀的未来蓝图,那么Magic8系列则是其现实基石。其核心武器是自进化AI智能体YOYO,它可像生命体一样自我观察、反思与迭代,成为真正自主进化的数字伙伴。荣耀MagicOS总裁孙建发表示:“YOYO的进化由用户共同完成,用户是它的导师。”通过“YOYO许愿池”和“MagicOS月月焕新计划”,用户可直观参与手机成长,强化情感连接。
基于这颗“自进化”大脑,荣耀对Magic8系列的产品力充满信心。荣耀产品线总裁方飞称,其标准版配置超越友商Pro版,堪称“最爆标准版”;Pro版则具备“Max版实力”。荣耀硬件工程部总裁刘洋进一步表示,Magic8系列在AI、影像与性能方面达到“三个巅峰”。
AI路径分野:荣耀的“端云协同”逻辑
在AI成为行业共识的背景下,头部厂商纷纷推出大模型与AI手机,但技术路径已现分化。荣耀选择的是一条更复杂的“端云协同”路径。
根据荣耀“魔法大模型3.0”技术架构,其包含端侧模型MagicLM-Nano,用于处理用户敏感信息、保障隐私与实时响应;同时包含云端模型MagicAgent Tool、Plan、Ultra,可更精准理解用户意图,完成复杂推理与任务规划。这种路径理论上能实现更高智能上限与更强任务完成能力,但也面临研发成本高、系统调度复杂等挑战。
方飞在采访中强调:“端侧与云侧分工的核心是用户隐私安全。端侧AI能接触用户私有数据与场景信息,这是用户核心资产,也是端侧AI与传统APP的核心差异。用户隐私数据绝对不能离开终端。”
AI终端的终局:荣耀的双线赌注
从产业视角看,AI正在重塑终端形态,但终极形态仍存争议。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曾表示,现有智能手机形态难以满足下一代AI需求,真正的AI伴侣应具备持续运作与主动服务能力。
这引发了两种探索路径:一种是在现有手机形态内,通过端侧大模型与智能体实现体验革命,让手机成为“个人智能中枢”;另一种则是以荣耀ROBOT PHONE、AI Pin为代表,彻底颠覆硬件形态,探索“新物种”。
荣耀的选择是双线并进:用Magic8系列的务实路线稳住市场基本盘,同时用机器人手机提前布局未来AI终端形态,向外界与资本市场展示技术想象力。这场由中国力量主导的终端变革,正翻开新篇章。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严兆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