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荷兰政府为配合美国所谓的‘穿透性原则’,对中国企业安世半导体采取了极端措施,包括下达冻结令、试图接管CEO职位、实施一年的运营限制,并要求公司立即选出外籍主管,意图将这家中资企业转变为荷兰企业。这一系列强硬手段,无疑是对中国企业的明目张胆的‘抢劫’行为。
面对荷兰政府的无理行径,中国方面迅速作出反应。外交部与商务部联动,先是外交部发出严正交涉,随后商务部采取限制稀土出口和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的措施。这两招精准打击,彻底粉碎了荷兰人的不切实际幻想。中国生产线在中国的占比高达70%,一旦停摆,安世产品将面临无法销售的困境,这无疑是对荷兰政府强硬政策的有力回击。
中方政策落地后,安世半导体迅速向多个汽车制造商发函,说明由于荷兰政府的原因,原计划交付的芯片现在无法保证准时交付。这一消息瞬间在汽车行业引发了轩然大波。
据路透社10月16日报道,欧美多个汽车制造商在收到通知后,集体向荷兰政府发出警告。他们指出,如果荷兰再不与中国将问题解决,汽车制造业将受到严重影响,产业链可能中断,进而对欧洲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与此同时,美国车企也坐不住了。他们向荷兰政府发出预警,称由于芯片供应不足,美国汽车工厂最早将在下个月受到影响。如果无法按时交付车辆造成损失,他们将通报美国政府追究荷兰的责任。
在车企的轮番施压下,荷兰政府终于扛不住了。10月17日,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表示,荷兰将就针对安世半导体的相关问题,同中国进行谈判,并已将信息传送给中方,但中方尚未作出回复。他希望确保安世半导体未来依旧在荷兰发展,并坦言这是一家对荷兰、对欧洲都至关重要的公司。
然而,荷兰方面的求饶中依旧带着傲慢。他们试图确保安世半导体的未来,却忘了这是一家中国企业,其未来与荷兰并无直接关系。如果荷兰方面认不清现实,想借助这家企业与中国谈条件,那无疑是打错了算盘。这种胁迫和讹诈在中国面前是完全行不通的,美国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