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资料来源:《红色女谍”60 载“乡愁”之路》——档案解密
1950年,国民党当局称之的当代特大间谍案女主角朱枫,在敌人的残忍迫害下英勇就义,年仅45岁。然而,在面对死亡时,她毫无惧色,高声呼喊:“新中国万岁!人民解放万岁!”这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尤其是国民党的特务们,他们难以理解,究竟是怎样的信仰,能让一个女人如此坚强。
也正因如此,朱枫牺牲后,国民党法外开恩,允许其家人来领她的遗骸和遗物,以便好好安葬。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朱枫的女儿阿菊并未前来处理朱枫的骨灰,甚至一直矢口否认与朱枫的关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朱枫的过往。
1905年,朱枫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著名的渔商。因此,朱枫从小衣食无忧,不仅接受了传统的琴棋书画教育,还接受了西式教育。
然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朱枫并不满足于个人的小家温暖,而是毅然投身于革命事业,要为中国复兴而奋斗。五卅惨案爆发后,她带头参加反帝爱国运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她又毫不犹豫地投身于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中。
从1938年到1945年,朱枫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大量贡献,也因此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转战于上海和香港从事地下工作。直到1949年11月,朱枫迎来了人生的转折时刻,党组织希望她能够前往台湾从事情报工作。
或许有人会疑惑:当时台湾地区有许多优秀的党员,香港和大陆也有许多能力出众的老干部,为何特意挑选了朱枫?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自然是朱枫机警、成熟且绝对忠诚,能力出众;另一方面则涉及到了朱枫的家事。
据记载,1927年,朱枫嫁给了第一任丈夫沈阳兵工厂炮厂的总工程师陈绶卿,而对方当时已经和前妻有了一个女儿,名叫阿菊。后来,陈绶卿去世,朱枫又认识了第二任丈夫朱晓光,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尽管天不遂人愿,但朱枫对继女阿菊一直视若己出,即使因为革命的缘故无法顾及到对方,也依旧将其托付给自己妹妹抚养。朱枫的妹妹条件不错,夫妇二人在国民党的上层机关做事,对阿菊也很好,还给她找了一个同在国民党机关工作的官员丈夫王昌诚。
解放战争爆发后,阿菊一家退到台湾,安顿好后便给朱枫寄来入口证,希望能和朱枫一家在台湾团聚。也正因如此,当国民党对台湾进行铁腕镇压,台湾情报工作面临严峻局面时,党组织第一时间想到了能力出众的朱枫,希望她能够临危受命,为将来解放台湾提供重要的情报。
朱枫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给女儿女婿回信表示愿意前往台湾。就这样,朱枫搭乘风信子号海轮来到了台湾基隆港。
朱枫的到来让阿菊等人非常高兴,为了给母亲接风,她们还特意请来国民党元老于仲谋和朱陈两姓中有头有脸的至亲一起赴宴。
无疑,组织选择朱枫是正确的。有这层关系在,她的到来没有引起国民党特务的警觉,让她得以从容地在台湾开展工作。很快,朱枫就联系上了华东局台湾工作委员会的书记蔡孝乾和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
蔡孝乾是我党在台湾情报工作的领导层老干部,而吴石则是身居国民党高位的我党秘密情报员,此前就一直为我党提供重要情报。
通过这两人,朱枫很快就获得了许多重要情报,尤其是从吴石手中得到了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台湾岛的各战略登陆点、国民党的军备部署以及人员数量等重要情报。这些情报第一时间被送到了中央,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肯定,甚至还为他们写下了“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的诗句。
得到毛主席如此高度的评价,朱枫想必也是无比激动,甚至她或许还会畅想,在粟裕等人的指挥下,解放军能够快速解放台湾。然而,这些美好的愿景最终被无情撕碎。
首先是朝鲜战争爆发,中央不得不暂缓解放台湾的步伐。紧接着是中共在台湾地区的领导人蔡孝乾叛变,党组织遭到毁灭性打击。吴石第一时间向朱枫报信,让她转移到阿里山大酒店避避风头。但叛徒投降得太突然,朱枫最终难逃一劫,吴石也被国民党逮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吴石案”。
知道事不可为后,为避免泄露情报,朱枫果断吞金自杀。她的壮举甚至引得国民党方面都极为动容,敌人用军机将她送到台北紧急救治。蒋介石还亲自指示:“任何人不准碰她一根毛,要以最高礼仪优待她。”
蒋介石发话后,毛人凤自然不敢懈怠,将她送到了特别优待室,开始做起心理工作。但朱枫意志坚定,任何劝说都没有效果。没办法,毛人凤只能安排她的女儿女婿来监狱探监,希望用亲情攻势来打动她。
然而,面对女儿,朱枫也依旧没有动摇。她摸着女儿的头发说:“我是爱你们的…可妈妈信仰共产主义,跟着党走,这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希望你能够理解妈妈的心。”
就这样,朱枫拒绝了所有亲戚和好友的游说,只求一死。眼见没了办法,毛人凤只能气急败坏地让手下处决她。之后,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朱枫壮烈牺牲后,党组织立刻追认她为烈士,给她的家人颁发了革命烈士光荣证书。1990年,还在邓颖超同志的关怀下,于北京举行了朱枫烈士牺牲40周年纪念大会。
按理说,朱枫的气节足以令海峡两岸的人们动容,就连蒋介石都不得不佩服。那么为什么朱枫牺牲后,却沦落到骨灰无人认领的地步呢?
台湾文史学者秦风曾在2005年拜访阿菊,此时的她已经老了,但提起朱枫和朱枫的亲女儿时,阿菊的反应很激烈。或许连朱枫都没想到,她会说:“我没有妹妹,朱枫是共匪,跟我没关系,我们一家都是国民党。”
从这份表态可以看出,阿菊似乎对母亲一家很害怕,甚至很抗拒,很明显这件事情给她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事实也的确如此,根据秦风的询问得知,在朱枫被逮捕后,阿菊一家也受牵连,她的丈夫也被抓捕入狱。后来又因劝说朱枫未果,阿菊又背上巨大的政治压力。另外,还有消息称:除了受母亲牵连以外,阿菊自身还在保密局工作,也是情报人员,因此她对母亲的做法恐怕也难免心生芥蒂。
所以1950年她曾向军法局长求情,希望能够领取母亲的遗骸和遗物。但在取得同意后,阿菊却并没有领取母亲的遗物,也没有过问骨灰的处理。
不过虽然当年发生了这些变故,但最终朱枫的骨灰还是在2010年落叶归根,而且当时台北市市长马英九和台北市文化局长龙应台也就此事公开道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