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金银市场火热引发基金限购,后市投资策略如何调整?

时间:2025-10-23 03:17:58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国际金融报

近期,随着贵金属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多只相关基金产品纷纷调整申购限额,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一系列动作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市场信号?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后市变化?

10月22日,汇添富黄金及贵金属证券投资基金(LOF)发布公告,宣布自2025年10月23日起,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单笔或多笔累计申购、定期定额投资的金额不得超过100元。这一调整幅度之大,令市场为之侧目。

无独有偶,国投瑞银白银期货证券投资基金(LOF)也于10月20日起,将A类和C类份额的申购限额分别下调至100元和1000元,较之前的限额大幅收紧。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该基金首次限购,而是时隔仅三个交易日后的再度“升级”。

事实上,汇添富黄金及贵金属基金在10月以来已连续3次调整申购和定期定投的门槛。10月21日,该基金曾将单日申购限额从“万元级”降至1万元,然而一夜之间,这一门槛又断崖式下跌至“百元级”,限购力度显著升级。

对于多只贵金属投资基金升级调整申购限额的原因,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分析认为,主要源于金银价格在持续上涨后波动显著加剧,市场短期投机情绪升温,加大了基金管理难度。此举一方面有助于保障投资组合的稳健运行和持有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向投资者发出金银短期风险较高的信号,提示投资者保持理性、谨慎参与。

今年以来,贵金属市场表现异常火爆。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伦敦金现年内累计涨幅已超50%,而伦敦银现年内涨幅更是接近70%,远超国际金价的涨幅。然而,随着价格的飙升,市场风险也在逐步累积。

10月16日,上金所和上期所纷纷发布通知,提醒各会员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继续做好风险应急预案,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同时,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此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发布提示,建议投资者基于财务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合理安排贵金属资产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金银价格近期已出现从“过热”转向“速冻”的态势。数据显示,10月21日,伦敦金现收盘大跌5.31%,报4124.355美元/盎司;伦敦银现收跌7.11%,报48.622美元/盎司。这一剧烈波动表明市场情绪和价格的不稳定性,投资者需更加谨慎。

那么,展望后市,金银价格将如何演变?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

关于黄金,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分析认为,短期内,黄金在经历下跌后将进入整理阶段。不过,从中长期来看,全球央行持续购买黄金、美联储的降息预期以及“去美元化”趋势等核心支撑因素依然存在,黄金中长期上涨的逻辑并未改变。

贺金龙建议,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采取不同的黄金投资策略。对于保守型投资者来说,可通过黄金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或者黄金类基金参与市场,需合理配置仓位;对于交易型投资者,不建议追高,可在回调过程中分步式完成建仓,并且结合部分头寸进行波段操作;对于激进型投资者,可考虑黄金相关的权益类资产,这类资产弹性更高,潜在收益也更大。

“鉴于黄金价格波动率有时会高于股市,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市场特性。不建议将资产过度集中于黄金单一资产,而应构建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同时,需关注交易成本,或者考虑将资产配置交给专业人士来完成。”贺金龙称。

关于白银,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表示,尽管短期内白银价格可能受美元波动和投机情绪的扰动,但长期来看,在“通胀黏性+能源转型+科技迭代”的三重驱动下,白银正逐步从传统周期品向战略成长型资产转型。

对于投资者而言,陈兴文建议摒弃短期博弈思维,转而以战略配置的眼光看待白银。他建议将白银纳入核心资产组合,通过ETF、期货或贵金属矿业基金等形式实现敞口布局,同时结合宏观节奏动态调整仓位。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也表示,白银当前处于“高弹性、高波动”阶段,短期可能受情绪驱动,长期则依赖工业需求。限购基金释放的信号偏向中性,市场分歧加大时,投资者更应保持冷静,避免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