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2025湖北GDP增速领跑中部,能否超越河南成“第一省”?

时间:2025-10-26 16:04:31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时代周报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杭

随着2025年前三季度各省份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湖北省以其亮眼的经济表现成为舆论焦点。在这场中部经济版图的竞逐中,湖北正以惊人的速度缩小与“中部第一大省”河南的差距,引发外界对其能否实现超越的广泛讨论。

湖北GDP增速领跑,与河南差距大幅缩小

湖北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GDP达到44875.6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这一增速不仅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个和0.3个百分点,更高于全国同期0.8个百分点,在目前已公布经济数据的17个省份中位列第一。

更引人注目的是,湖北与河南的GDP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同期,河南GDP为48867.57亿元,同比增长5.6%。两省差距已压缩至3991.95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一差值为6226.95亿元。这意味着,在短短一年间,湖北追上了超过2200亿元的经济差距。

那么,在与河南的经济竞赛中,湖北能否继续保持当前的追赶势头,进一步压缩两省经济差距,甚至在未来实现对河南的超越,成为“中部第一省”?这已成为当前中部经济领域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外贸亮眼:产业升级与区位优势双轮驱动

细看湖北前三季度的经济答卷,其表现可谓多点开花。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若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更是高达9.8%。其中,制造业投资以12.5%的增速成为重要支撑,这离不开湖北大力开展的产业链条招商。

今年1-8月,全省招商引资亿元以上签约项目达5994个,同比增长2.6%。小米集团投资99亿元在武汉建设智能家电工厂,小鹏汽车投资80亿元在武汉基地新上零部件扩产项目,灵伴科技等独角兽企业以及中国化学、中船重工等大型央企纷纷加码湖北,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武汉光谷华为武汉研究所 图源:图虫创意

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前三季度,湖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533.95亿元,同比增长5.2%。假日经济、演艺市场、赛事热潮、主题活动等带动服务性消费支出持续增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012元,同比增长2.4%,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由上半年的46.1%上升至47.7%。受旅游消费市场持续旺盛、文化娱乐市场活跃等因素带动,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同比增长5.3%。


武汉 图源:图虫创意

然而,湖北经济表现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外贸的亮眼成绩。前三季度,湖北进出口总额达6176.9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出口4351.0亿元,增长30.8%,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9.8%,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0.4%。对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9.0%,占比达54.6%,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磊指出,湖北外贸的高速增长离不开产业的升级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没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就算通道再通达,也难以真正实现与国际市场的高效对接。”王磊分析道。当前,湖北的科教优势正加速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高技术产业成为增长主力,为出口提供了优质供给。

产业端的增长印证了这一点。今年前三季度,湖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5%,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6.7%。分产品看,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集成电路圆片、光电子器件产量分别增长42.8%、24.0%、20.0%、21.4%、17.8%,与相关产品出口提速的情况相互印证。

除了高新制造业的直接支撑,湖北还加速将传统地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近年来,湖北持续织密立体交通网络:武汉天河、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双枢纽”联动,打开湖北“空中出海口”;中欧班列(武汉)开通58条跨境运输线路,近两年连续高质量开行1000列以上;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武汉阳逻港实现“江海联运”,打通水上物流通道。

以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为例,截至目前已累计开通货运航线106条(含45条国际航线),货邮吞吐量突破106万吨,国际货量超36万吨。今年以来,该机场拉动全省外贸增长6.1个百分点,成为湖北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

湖北追赶,河南守擂:中部双雄各有优势

湖北经济发展的迅猛表现,让外界越发关注一个话题:在河南长期稳居“中部第一大省”的背景下,湖北是否已具备实现超越的潜力?

近几年,湖北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2021年GDP突破5万亿元大关,2024年迈入6万亿元台阶,与河南的差距逐渐缩小。2020年到2024年的四年时间,两省全年的GDP差值收窄了7976.59亿元。今年以来,湖北GDP增速继续领跑中部,2025年一季度、上半年的GDP增速分别为6.3%和6.2%,前三季度6.0%的同比增速再次位居前列。

然而,湖北加速追赶的同时,河南的经济韧性同样不容小觑。前三季度,河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9.93亿元,同比增长6.2%,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1-8月,全省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22.3%,其中微短剧产业链快速发展,带动影视节目制作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07.8%。


郑州 图源:图虫创意

在王磊看来,湖北与河南各有优势。与河南相比,湖北产业升级的步伐更快。“十四五”期间,河南培育形成装备制造、现代食品、新型材料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而湖北已形成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现代化工和现代农产品加工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其中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在2024年率先突破万亿规模,现代化工和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预计2025年全面迈入万亿级。

在科教领域,湖北的优势更为明显。作为高等教育强省,湖北拥有7所“双一流”高校,2024年全年在校研究生21.76万人,并构建起“1家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10家湖北实验室+16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545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主体的科技力量矩阵,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跃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

反观河南,虽为“中国高校数量第一省”,但仅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此前因缺乏顶尖高校被贴上“高教洼地”标签。2024年,河南研发经费投入1275.1亿元,也落后于湖北的1538.1亿元。

不过,河南的新动能也在快速崛起。前三季度,河南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6%,创2022年以来最高增速。其中,锂离子电池、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服务器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01.9%、44.0%、27.3%。与此同时,河南的新投资力度也在加大,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7.8%,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3个百分点。

在外贸方面,河南依然保持着对湖北的优势。2024年,河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8201.7亿元人民币,在全国各省份中排名第10位,比湖北高了1143.3亿元。尽管过去依赖富士康代工,河南现在已实现外贸结构“换道超车”。今年前三季度,河南出口“新三样”产品204.2亿元,增长162.4%,其中电动汽车出口187.3亿元,增长262.1%;锂离子蓄电池出口13.4亿元,增长8.1%。

竞逐中部第一省:合作共赢或是最佳路径

可以说,虽然湖北的追赶势头迅猛,但河南依然是中部经济版图中稳固的重要一极。王磊表示,湖北若想要持续拉近与河南的差距,需继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同时重视区域协同,促进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

他建议,襄阳可借高铁贯通的机遇,积极与周边联动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宜昌则需聚焦提升产业附加值,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对于两省竞逐,王磊认为,在湖北加速追赶、河南稳固守势的当下,谁超越谁还未能有定数。更重要的是,两省应发挥比较优势,最终形成中部地区竞相崛起的良好格局。毕竟,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合作共赢才是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最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