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28日,上证指数在盘中多次突破4000点整数关口,但最终未能站稳,出现明显回落。这一波动引发市场热议,众多券商及自媒体财经大V纷纷发声,呼吁投资者'看淡点位',认为4000点并非本轮牛市的终点。
然而,回顾历史数据,我们不难发现,4000点对于A股市场而言,更像是一个'高风险区'。早在10多年前,就曾有观点认为4000点是A股牛市的开端,但现实却并非如此。

据统计,自2008年3月13日至2025年10月28日,A股在4000点之上的交易日总数仅为62天。这包括呼吁之后的49个交易日、呼吁之前的9个交易日以及暴跌后反弹的4个交易日。换句话说,在过去17年半的4284个交易日里,上证综合指数超过4000点的日子占比仅为1.44%。
这意味着,如果你在上证指数的4000点以上买入,几乎不可能挣到钱。从高往低点排列,过去17年半的上证指数点位百分位统计显示:97%的交易日收盘在3788点以下;95%的交易日收盘在3624点以下;90%的交易日收盘在3507点以下;80%的交易日收盘在3345点以下;50%的交易日收盘在3019点以下。
无需讨论宏观战略、财政货币或国际局势,仅从冰冷的统计数据来看,你只有在上证指数3020点以下买入,才有50%以上的挣钱机会。
这17年半里,中国的GDP从28.2万亿元增加到139万亿元,增长了约5倍;广义货币从42.3万亿元增加到335.4万亿元,增长了约8倍。然而,A股最具代表性的以人民币计价的指数却未能同步上涨,反而维持了17年的不涨反跌态势。这对于一般散户来说,无疑是赚钱地狱级难度的修炼场。
对比同时期的美国股市,标普500指数从1300点涨至6800点,点位涨至原来的5倍还多。尽管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货币增长速度都远远高于美国,但股市上涨点位却远远低于美国。

那么,为什么上涨指数触及4000点之后就迅速下跌呢?这与过去17年里A股投资者的'心理创伤'不无关系。从统计数据上来看,这次的4000点,至少在短期内,很可能就是逃顶机会。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次不一样,认为这是大国博弈、全球霸权交替的时期,美帝已经日暮西山,而我们却在各种断供、制裁之下科技进展日新月异。因此,他们认为4000点可不就是牛市起点么?
然而,从现实来看,日薄西山的美帝股市却天天创出新高,对于4000点毫不在意。而我们的大A股,面对4000点时却匆匆忙忙连滚带爬。理论上来说,过去17年半我们经济发展这么快、货币印钞这么多,A股面对4000点时本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实际上,就A股的指数而言,在本次关税战开打之初(10月中旬),我已经在知识星球里提醒了大家,抄底A股要慎重。

就上证指数4000点这个位置,到底应该是逃顶还是抄底?明天,我会在公众号上就这个问题,从估值的角度深入讨论一下,欢迎大家围观。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