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科技浪潮奔涌向前,金融活水持续赋能。作为长期资本与耐心资本的核心载体,银行理财、保险资管正通过守正创新与深度实践,积极书写'科技金融'这篇时代命题。证券时报社联合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推出'银保资管业探路科技金融'系列专栏,本篇聚焦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一江的实践思考。
'服务国家战略、支持科技创新,既是保险资管行业的使命担当,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陈一江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保险资管对科创的支持已超越单一资金投入,而是围绕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构建多层次投资工具与产业生态。
在陈一江看来,保险资金凭借三大核心优势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其一,资金属性与科创需求高度契合——保险资金规模大、久期长、来源稳定,天然适配科技创新'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其二,投资工具实现全链条覆盖,从债权到股权、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可提供'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其三,产业协同潜力巨大,通过健康、养老、财富管理等民生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形成'保险+科技'的独特生态。
具体实践中,保险资金已形成'直接+间接'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通过股权直投支持成长期、成熟期科技企业,另一方面作为LP参与头部VC/PE基金,精准灌溉种子期、初创期'硬科技'企业。这种全生命周期覆盖,使保险资金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
数据显示,保险资金在权益市场的'压舱石'作用日益凸显,其投资版图已全面覆盖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支持科技创新需要掌握'平衡的艺术'。'陈一江指出,保险资金运用的首要原则是安全稳健,而科技创新天然伴随高风险,这要求行业在'进取'与'稳健'间找到最优解。
这种平衡体现在两大体系:战略资产配置采用'核心+卫星'框架,确保组合稳健性;风险管理构建投前、投中、投后全流程闭环,通过'精挑细选'项目、'分散布局'资产、'积极赋能'企业,形成严密风控网络。陈一江强调:'投资不是终点,而是服务的开始。保险机构可通过战略咨询、市场对接等增值服务,提升投资安全性与回报率。'
展望未来,陈一江认为保险资管行业战略地位将更加凸显,但当前仍面临三大短板:专业能力深度不足,部分前沿科技领域投研能力待提升;市场化机制僵化,考核激励体系需优化;退出渠道单一,过度依赖IPO。
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四大改革路径:
陈一江总结道:'通过这套精细化'组合拳',保险资管行业正实现服务大局与稳健经营的统一,为科技创新注入持久动力。'
本文原载于10月30日《证券时报》,原标题《新华资产总经理陈一江:四大路径推动保险资管持续创新 丰富支持科创的'工具箱'与'生态圈'》
责编:罗晓霞
校对:王锦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