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特朗普表态中美贸易谈判,芯片稀土成关键焦点

时间:2025-10-30 22:10:01 来源:首席商业评论 作者:首席商业评论



当地时间10月30日上午,中美领导人在韩国釜山举行重要会晤。此前数日,两国经贸团队已在吉隆坡完成一轮高层谈判,会谈气氛融洽,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据透露,特朗普在28日记者会上公开表示,关于芯片技术出口问题,他愿意与中国展开深入讨论,甚至提及可能允许英伟达最新Blackwell芯片的降级版本进入中国市场,引发全球科技界高度关注。


美国总统特朗普(图源:央视)

尽管吉隆坡会谈的具体内容尚未完全公开,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双方在海事物流、关税暂停期及芬太尼合作等关键议题上已达成初步共识。虽然谈判过程中存在一些分歧,但两国代表均表示将加快国内程序落实细节,为后续合作铺平道路。

进入2025年10月以来,中美贸易争端与谈判再度成为全球焦点。从芯片技术到大豆贸易,双方博弈不断升级,全球股市及黄金市场随之波动。此次吉隆坡会谈结果能否持续向好?中美贸易争端是否迎来转折点?特朗普关于芯片问题的表态又将如何影响资本市场?这些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芯片、稀土与大豆:中美谈判的关键筹码

据可靠消息,本轮吉隆坡会谈后,美国已放弃对华加征100%关税的计划,中美贸易谈判取得初步突破。特朗普在访问马来西亚期间表示,他对与中国达成全面协议充满信心,但具体合作细节仍需进一步磋商。


图源:AI生成

分析指出,芯片技术是中美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近年来,美国对华实施全面芯片断供政策,中国则通过停止采购英伟达H20芯片等措施进行反制。美国不仅切断对华尖端芯片供应,还封锁光刻机技术、禁止台积电代工,甚至通过幕后操控荷兰夺取安世半导体控制权,试图在高科技领域与中国脱钩。


图源:网络

中国若想在芯片领域实现突围,一方面需加强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也需通过谈判争取更多合作机会。从特朗普的最新表态来看,芯片问题并非完全不可谈。英伟达CEO黄仁勋曾公开表示,其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从100%降至0%,这无疑给美国芯片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因此,特朗普此时表态“愿意谈判”,背后必然存在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除了芯片技术外,稀土资源也是中美谈判的重要筹码。有评论称,“芯片之于美国,如同稀土之于中国”。面对美国的芯片禁令,中国曾通过稀土出口管制进行反制。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稀土消费量约5.38万吨,但本土仅能生产1300吨高端产品,97%依赖进口,其中70%直接来自中国。即便将乌克兰、格陵兰等潜在来源国纳入考量,美国的稀土采购成本也会显著提高。因此,稀土管控无疑将成为中美谈判的重要议题之一。


图源:网络

此外,大豆贸易也可能是本轮中美谈判中最易达成共识的领域。中国停止进口美国大豆后,巴西大豆价格飙升,单价比美国大豆更高。对中国而言,通过与美国谈判恢复大豆进口,不仅可以压制巴西大豆价格,还能形成美巴相互牵制、多元均衡的大豆进口格局。


图源:网络

消费驱动与稀土依赖:中美经济的互补与博弈

10月底,A股指数时隔10年再次突破4000点,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有观点认为,当前国内消费动能尚显不足,但进出口表现亮眼,这与中美贸易谈判进程密切相关。因此,与美国的关税谈判无论从直接影响进出口还是间接影响股市情绪的角度来看,都至关重要。



反观美国,其经济结构与中国存在明显差异。消费在美国GDP中占比超过80%,美国人依靠消费驱动资产膨胀。这些资产反应到股市上,既包括以OpenAI为首的科技概念股,也涵盖英伟达等老牌科技股。无论是科技硬件还是软件,一旦产生交易就会形成利润,进而推动股市资产规模持续扩大。

由此可见,中美互为重要贸易伙伴。若卡住科技企业的交易量,最终受损更严重的将是美国股市。要让“AI故事”持续下去,直至相关公司真正创造利润,中美贸易谈判就必须继续向好发展。

更何况,在AI关键零部件中,稀土是核心组成部分。全球90%以上的稀土供应来自中国,这意味着若中国收紧稀土供应,美国AI产业将面临巨大压力。因此,稀土管控无疑将成为中美谈判的重要筹码之一。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货物供应国,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需求国。最大供应方与最大需求方本应深度合作,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双方解决各自难题。

因此短期来看,中美双边和谈、达成共识是大概率事件。对中国而言,无论是从实体经济发展还是金融流动性改善的角度来看,这都将产生正面作用。对美国而言同样如此,只要核心问题得到解决,相关企业就有望等到AI产业兑现利润的那一天。


图源:网络

综合来看,中美合作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但从长期来看,双方之间的博弈仍将持续。现阶段美国之所以一度对中国采取激烈对抗态度,一方面是看到了中国崛起势不可挡的气势,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国内保守势力的压力。


长期主轴:博弈与市场波动的双重挑战

从大方向看,中美领导人会晤后,双方短期谈判虽显现合作迹象,但这种合作并不足以让美国对中国放松警惕。毕竟美国追求的是全球霸主地位,因此短期而言,大国间的积极互动已形成,金融市场也会随之产生相应反应。

中美合作是双方现阶段的共同需求,但长期来看,博弈才是主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中美激烈博弈的大背景下,市场大概率将呈现“整体向上但中途跌宕起伏”的态势。


英伟达CEO黄仁勋

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有报道称英伟达的黄仁勋此次也随特朗普一起访问韩国。老黄的动向显然不仅是企业层面的合作推进,更折射出美国在AI产业链中的战略考量。既要依托韩国(三星、SK海力士)强化芯片制造优势,也要通过企业互动试探中国对芯片政策的反应。


三星集团会长李在镕(左)黄仁勋(中)SK集团会长崔泰源(右)

短期来看,这轮中美贸易谈判的阶段性成果如关税豁免、大豆等领域合作落地将为中美经济注入暖意。中国进出口韧性有望增强,股市也将受积极情绪带动,A股进出口相关板块及美股科技股都有可能迎来阶段性提振。但长期影响仍存不确定性:芯片等高科技领域的核心分歧难快速弥合,若博弈升级,可能干扰全球科技产业布局,加剧市场波动。特朗普上台后政策的不确定也会一如既往给资本市场带来新的风险。无论中美还是黄金市场大概率延续“短期情绪驱动波动、长期博弈主导趋势”的特征。

参考资料

1、大A突破4000点!如何看待中美谈判的影响,黄士铨看世界

2、美国妥协了,中美还会达成哪些合作?李树勇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