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博瑞医药左手定增右手港股IPO,押注减重药能否突围?

时间:2025-10-14 12:08:28 来源:尺度财经 作者:尺度财经

文 | 杨万里

在定增募集资金尚未获批的背景下,博瑞医药再次抛出新的募资计划——港股IPO!这一动作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近日,博瑞医药发布公告称,为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进一步提升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作为一家化学制药企业,博瑞医药主要从事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此前,8月11日晚,公司曾发布定增公告,拟向实控人袁建栋发行股票,募集不超过5亿元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左手定增,右手港股IPO,博瑞医药频频融资

2025年下半年,博瑞医药同时推进两轮融资计划:定增与港股IPO。8月11日晚,公司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证券募集说明书(申报稿),拟通过定增募资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目前,该定增计划仍在申报中,有待监管部门核准。

然而,时隔不到2个月,博瑞医药便启动新的融资计划。9月26日晚,公司公告称,正在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博瑞医药频频融资的背后,是公司面临的资金压力。公司曾在定增公告中表示,持续上升的研发投入和业务规模扩张对流动资金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较高的资本性支出导致银行借款规模较大,产生的利息费用对净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博瑞医药的资产负债率为51.96%,而同期所属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30.24%,高出行业均值21.72个百分点。同时,公司的流动比率由2024年上半年的1.715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334,速动比率由1.389下降至1.013。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下降,表明博瑞医药的短期偿债能力有所减弱。

今年上半年,博瑞医药账上的货币资金为7.398亿元,同比下降22.43%,现金储备缩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36亿元,同比下降24.87%,造血能力减弱;而同期短期借款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金额达到8.299亿元,同比增长25%。

加码创新药业务,研发投入持续攀升

面对主营业务压力,博瑞医药将未来增长的核心押注在减重创新药上。然而,发力创新药业务需要大量资金支撑,这是一场持久战。

过去一年半时间,博瑞医药的研发投入主要推进BGM0504注射液等创新药及吸入制剂的研发。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投入为34844.06万元,占营收比重为64.83%,同比增加43.12个百分点。再往前看,2024年全年,公司的研发投入为31178.98万元,占营收比重为24.31%,同比增加3.23个百分点。

仅凭账面资金,博瑞医药不仅难以覆盖部分有息负债,还要顶着“烧钱”的压力继续支撑研发投入。因此,公司连续披露融资计划具有紧迫性。

上半年净利下降83%,减重创新药商业化慢于对手

博瑞医药资金压力较大的背后,是公司近年来业绩上的疲软。过去三年,公司的营收整体增长,但盈利数据欠佳。2022年至2024年,博瑞医药的营收规模分别为10.17亿元、11.80亿元、12.83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6亿元、2.025亿元、1.892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77%、15.51%、6.57%。

进入2025年,业绩进一步走弱。今年上半年,博瑞医药实现营收5.374亿元,同比下降18.28%;实现归母净利润1717万元,同比下降83.85%。公司解释称,上半年净利下滑的原因之一是拳头产品奥司他韦(抗病毒类)原料药及制剂受流感趋势变化及市场竞争格局恶化影响,导致其需求及价格出现显著下滑。

据券商研报披露,上半年博瑞医药的原料药产品实现收入4.07亿元,同比下降19.3%;制剂产品实现收入0.76亿元,同比下降30.57%。



押注减重创新药,商业化进程面临挑战

面对拳头产品主要业务收入下滑,博瑞医药将未来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押注到了减重创新药。据媒体报道,博瑞医药方面接受采访表示,本次港股上市预计将进一步支持公司技术研发与全球化布局,进一步释放公司在GLP-1及全球代谢领域的发展价值。

资料显示,GLP-1类药物已被验证可以治疗糖尿病、肥胖等慢性代谢疾病。在2025半年报中,博瑞医药称未来将重点布局GLP-1类药物,比如创新药BGM0504、BGM1812被视为代谢领域的核心产品。

先看BGM0504注射液,它是博瑞医药自主研发的GLP-1和GIP受体双重激动剂,产生控制血糖、减重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等生物学效应。据博瑞医药介绍,BGM0504注射液在中国降糖、减重的Ⅲ期临床在推进中,待完成国内Ⅲ期临床研究,并经国家药监局审评、审批通过后方可在国内生产上市。截至2025年6月末,BGM0504注射液减重适应症在美国开展的US bridging临床研究已完成。

此外,BMO504片剂减重适应症在中国和美国都已拿到IND批件,目前已进展到第二个阶段组的给药。再看BGM1812注射液,该产品减重适应症在中国和美国都提交了IND申请。此外,口服BGM1812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虽然博瑞医药旗下具有减重效果的创新药产品取得了进展,但在商业化进程上比竞争对手“慢半拍”。不完全统计,国内多家药企旗下具有减重效果的药物已相继获批,包括翰森制药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注射液、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等。

再看国外药企,据晨星公司和Pitchbook出具的报告预测,到2031年,诺和诺德和礼来在减重药市场仍将保留近70%的市场份额。报告还预测,到2029年,可能会有多达16种新的GLP-1类减重药物上市。

随着国内外具有减重效果的药物已上市或更多药物取得进展,博瑞医药将面临竞争压力,这考验着该公司产品的竞争力以及商业化潜力。

在2024年报和2025年半年报中,博瑞医药将自己定位为“一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型制药企业”。未来,博瑞医药能否通过加码创新药业务实现成功转型,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