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11月3日电(王华 王佳航) 11月3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十五运会广州赛区国企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的信息显示,广州正借助十五运会的东风,全力推动城市生态内涵与“颜值”的同步提升,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一个更加宜居宜游的现代化都市。

图为十五运会吉祥物矗立广州珠江之上。广州市委宣传部 供图
以十五运会为契机,广州已全面启动并完成了包括赛事场馆、道路交通、珠江两岸等在内的约200项城市品质提升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功能性,也极大地改善了赛会体验,实现了城市与赛事的协同发展。其中,广州市属国企承担了天河体育中心、大学城体育中心、广州体育馆等17个全运场馆的升级改造任务,改造提升面积达28万平方米,且均已按时保质完成。广州珠实集团更是圆满完成了广州赛区火炬传递的服务保障任务,并将继续为接下来的开幕式和赛事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支持。
在城市景观打造方面,广州城投集团精心设计了珠江两岸34公里的夜景灯光,点亮了“两核、六片、十桥、多点”的城市风景线,为广州的夜晚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同时,广州交投集团也完成了道路品质提升47.5万平方米,标线翻新2.4万平方米,以及道路绿化提升7.7万平方米,让广州的道路更加宽敞、整洁、美观。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在筹备十五运会的过程中,始终践行绿色、环保的理念,推动生态内涵与城市“颜值”的双提升。据介绍,广州已初步形成“赛时服务赛事、赛后惠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场馆改造中,广州充分利用了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资源,如广州发展集团在天河体育中心、大学城体育中心等建设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新增光伏设施9500平方米,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5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05吨,成功推动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成为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
此外,广州水投集团、环投集团、发展集团等还向十五运广州赛区捐赠了5.8万吨碳排放特别配额和碳普惠自愿减排量,为赛事的绿色举办贡献了力量。
广州还在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其中,广州环投集团围绕体育场馆和交通枢纽,完善了回收分拣体系,确保可回收物“随手可投、就近可交”。同时,在天河、越秀、南沙等区域设置了赛事场馆垃圾收运专线,并部署了50余台无人驾驶清扫车进行全天候作业,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环境卫生水平。
据悉,为了保障十五运会的顺利进行,广州国资国企制定了13个专项保障方案,21家市属国企组建了专业保障团队,共有4.1万人参与赛事服务、酒店接待、公共交通等保障工作,提供了2700台保障车辆。此外,还有5家市属国企成为了签约赞助企业,并通过现金、实物赞助等方式为赛事提供了1亿多元的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