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拉萨11月4日电 题:布乔:从军营到乡村人大代表的20年乡村振兴征程
中新网记者 贡桑拉姆
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区百巴镇拉格村村口的‘开朗桥’上,党支部书记布乔望着满载雅江雪牛的货车驶向远方。这座新落成的水泥桥取代了昔日摇摇欲坠的铁桥,不仅让村民出行安心,更打通了农产品外销的‘最后一公里’——这是布乔作为林芝市人大代表,为家乡解决的众多民生实事之一。
1996年参军入伍的布乔,在军营中锤炼出坚韧品格。退役后,他毅然选择返乡建设,从2009年起连续担任镇、区、市三级人大代表。二十余年来,这位军营走出的汉子始终扎根拉格村,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书写乡村振兴的答卷。
修桥铺路:打通发展‘任督二脉’
‘以前赶集卖猪要绕3公里山路,雨天泥泞得根本走不成。’村民扎西回忆往昔时直摇头。2016年,刚回村不久的布乔看着坑洼土路和村民愁容,当即决定改变现状。他挨家挨户动员,带领村民扛着锄头、推着独轮车投入修路工程。资金短缺,他带头垫付;技术不足,他四处请教专家;有人打退堂鼓,他白天带头干活,晚上上门做思想工作。

图为横跨村头河上的‘开朗桥’。受访者 供图
经过半年苦战,第一条水泥路贯通时,全村老少都来庆贺。孩子们在新路上追逐嬉戏,老人们摸着平整的路面热泪盈眶。随后,布乔又带领村民疏通灌溉水渠,让300余亩旱地重获生机。‘路通水畅,日子才有奔头。’这位皮肤黝黑的书记擦着汗水笑道。
产业培育:闯出致富‘新天地’
基础设施改善后,如何让村民增收成为布乔的心头事。针对当地藏香猪养殖零散、销路不畅的问题,2017年他多次赴外地取经,带回科学养殖技术,牵头成立村集体合作社。从配料防疫到联系收购商,布乔手把手教村民,当年就实现藏香猪年出栏量翻三番,户均增收超2万元。

图为布乔(右三)与团队集思广益谋划乡村发展。受访者 供图
2022年,他又引进雅江雪牛养殖项目,从牛舍建设到选种育种全程把关。当年合作社销售额达42万元,带动23户村民就业。2023年争取到的高标准农田项目,让粮食产量提升20%,村民钱袋子越来越鼓。
民声传递:架起党群‘连心桥’
‘人大代表要当好百姓传声筒。’布乔的口袋里总装着民情日记,每次走访都详细记录村民诉求。村口铁桥年久失修,他连续三个月实地勘察,拍摄30余张照片,形成5000字报告向上级反映。2024年水泥桥获批后,他每天蹲守工地,从钢筋规格到混凝土配比都严格把关。

图为布乔给村民开展‘三个意识’主题宣讲。受访者 供图
如今,这位53岁的书记又盯上直播带货,注册农业科技公司,组织村民学习电商运营。从修路通渠到产业升级,从化解纠纷到政策落实,布乔用二十年坚守让拉格村焕发新生。正如他常说的:‘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再难的路也能走成通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