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州11月10日电(记者 郑江洛)11月10日,以“缅怀文教先祖,赓续八闽文脉”为主题的阮弥之入闽1600周年纪念大会在福州市隆重举行。来自文化界、学术界及阮氏宗亲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这位南朝刘宋时期晋安郡守对福建历史文化的深远贡献。
千年文脉的奠基者
今年恰逢南朝刘宋元嘉年间(公元425年)阮弥之出任晋安郡守1600周年。作为福建历史上首位系统推行教化的地方官员,阮弥之以“教稼穑、兴学校”为核心施政纲领,在八闽大地播下文明火种。他通过推广农耕技术、建立学府,推动了福建从“蛮荒之地”向文化之邦的转变,其影响跨越千年仍清晰可辨。
专家学者共话历史价值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阮诗玮在致辞中指出,阮弥之不仅是阮氏南迁入闽的奠基人,更是公认的“闽中文教之始祖”。他强调:“阮弥之的文治与武功为福建数千年的繁荣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其施政理念与教育实践是构建‘阮弥之学’理论体系的根本基点。”
阮诗玮进一步提出,当代人应以阮弥之为榜样:传承其教育情怀,深化阮氏文化与闽文化的关联研究;延续务实精神,在各自领域建功立业;学习包容智慧,加强海内外阮氏宗亲联谊;践行担当意识,引导青年将家族发展与国家复兴紧密结合,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家风传承与血脉纽带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阮氏委员会会长阮孝木介绍,1600年来,阮氏后人秉承“耕读传家、忠孝节义”的家风,从宋代辈出进士、明代广出官员,到近代涌现阮山、阮英平等抗日英烈,如今在各领域人才辈出。他特别提到:“阮氏后裔从福州扩散至福建各地,并有分支迁居台湾及海外,成为连接两岸与中外的血脉纽带。”
学术报告揭示历史意义
在专家报告阶段,福建文史专家、《七闽人师阮弥之》主编、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卢美松作了《阮弥之与福建文教的开端》专题学术报告。他指出,阮弥之不仅是福建文教事业的奠基者,更是中原文化南传、促进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代表。其精神遗产在当代仍具有重要实践启示意义,尤其在文化认同、教育发展等领域值得深入挖掘。
此次纪念大会通过学术研讨、文化展示等形式,系统梳理了阮弥之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为福建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