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黄山脚下一座皖南小城,竟藏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龙头企业,安徽的汽车产业实力果然不容小觑!”11月17日,新西兰《中新时报》总编崔志珅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发出如此感慨。当日,2025海外华文媒体走读安徽活动走进黄山市休宁县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昌辉”),透过“小开关”这一细节,窥见安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澎湃动能。
11月17日,2025海外华文媒体走读安徽活动走进黄山市休宁县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中新社记者储玮玮 摄
走进昌辉的组合开关车间,28条柔性装配生产线有序运转,170多名一线工人正专注生产汽车组合开关、功能开关、时钟弹簧等产品。昌辉总经理助理唐洁莉介绍,公司目前设有9大车间,其中3个为零件生产车间,6个为产品组装车间,可生产的开关型号超过2000种,覆盖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的多样化需求。
11月17日,休宁县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组装汽车配件。中新社记者韩苏原 摄
据唐洁莉透露,昌辉的产品已为国内外40多家知名汽车主机厂提供原装配套,成为多家车企的核心供应商和战略合作伙伴,自营出口至马来西亚、美国、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1至10月,公司产值突破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25%,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历经50年发展,昌辉已拥有近300项专利技术,主导或参与起草汽车组合开关、EGR阀门等7项行业及地方标准,跻身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龙头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行列。其从乡镇小微企业成长为行业标杆的历程,正是中国制造业接轨世界的生动缩影。
崔志珅表示,昌辉不仅服务国内主流车企,更将产品推向全球市场,体现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步伐。公司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积极研发新技术、改造数字车间,其经验对海外企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他期待通过海外华文媒体的桥梁作用,将黄山的成功企业故事传播到更广阔的世界。
11月17日,休宁县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组装汽车配件。中新社记者韩苏原 摄
昌辉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安徽省对汽车产业的前瞻性布局。安徽省已将汽车产业确立为“首位产业”,目前集聚了奇瑞集团、蔚来汽车、大众安徽、合肥比亚迪、江汽集团、合肥长安、汉马科技7家整车企业,形成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全系列产品矩阵,配套完善的全产业链体系。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以240.44万辆的汽车产量跃居全国第一,超过第二位省份逾3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21.63万辆,同样位居全国榜首。
巴西华人网总编辑邵园园提到,不久前比亚迪团队在巴西成功交付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让海外华人倍感自豪,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造的强大实力。而昌辉作为安徽汽车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正是这种实力的微观体现。
近年来,休宁县积极融入全省汽车产业发展大局,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通过出台《休宁县促进工业转型发展若干政策》,推出“供应链融资”“专精特新贷”等金融产品,累计为汽配企业放贷6.53亿元,其中2025年新增贷款1.25亿元,覆盖企业21家。同时,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与省内高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搭建企业与人才“双向奔赴”的平台,持续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为安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