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西藏建成1284个地面气象站,构建“地空天”立体监测体系

时间:2025-11-19 23:08: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阳禾

中新网拉萨11月18日电 (记者 江飞波)11月18日,西藏自治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当地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地面气象站数量从1965年的23个激增至1284个,实现全区74个县(区)乡镇全覆盖;同步建成33部天气雷达网络,整合风云气象卫星、高分系列卫星等20颗卫星数据资源,在应对极端天气事件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至此,西藏已构建起覆盖高原典型生态区的“地空天”一体化气象监测体系。

西藏气象观测站

资料图为西藏山南浪卡子县一冰川脚下的气象观测站。(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供图)

据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书记向毓意介绍,该系统通过地面观测站、高空探测雷达、卫星遥感数据的三维联动,实现了对高原气候的精准捕捉。在生态保护领域,已在典型冰川区、江河源头等敏感区域布设专业观测设备,形成覆盖12.8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区的监测网络。这种立体化布局使气象服务深度融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目前预警信息发布矩阵已覆盖17个政府部门,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直达基层,公众覆盖率达92.02%,综合人口覆盖率突破98.74%。

在预报技术革新方面,西藏气象部门实现从手工绘图到智能预报的跨越式发展。依托数值预报模型,结合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实时数据,晴雨预报准确率提升至81.64%。自主研发的“暴雪模型”可提前5小时发布预警,准确率达88.7%;短临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量延长至39分钟,较五年前提升17分钟。这些技术突破使西藏在应对强降雪、冰雹等灾害时更具主动性。

智慧气象建设同样成果斐然。西藏已推出藏汉双语全高清天气影视节目,上线首位气象主播数字人,构建起包含紫外线强度、含氧量、人体舒适度等20余项指标的个性化服务体系。数据显示,近三年西藏气象服务水平指数年均增幅居全国首位,高质量发展增速连续保持8.6%-9.8%,在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方面树立了标杆。

向毓意特别指出,通过“气象+旅游”“气象+农牧”等跨界融合模式,气象信息正深度赋能高原特色产业。目前全区已建成56个旅游气象服务示范站,为珠峰登山、纳木错转湖等特色活动提供专项保障,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持续释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