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11月19日电 (张一辰 李一璠)11月19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与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系统介绍近年来陕西在行政公益诉讼领域的实践成果,并现场发布5起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彰显法治力量守护公共利益的坚定决心。

耕地保护:严守红线,追缴资金超5000万元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姜敏在发布会上透露,全省法院坚持问题导向与创新驱动并重,依法审理各类行政公益诉讼案件,重点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陕西法院审结土地资源与耕地保护一审案件54件,通过司法手段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在具体成效方面,累计追缴国有土地出让金4003万元、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1004万元,追回其他国有资产418万元;同时查处违法占用土地20.9896万平方米、河道用地2462平方米、违法建设3.5万平方米,形成对土地资源违法行为的强力震慑。
民生安全:重拳出击,食品药品领域追罚302万元
针对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民生关切领域,陕西法院以“零容忍”态度重拳整治。2020年以来,审结食品药品监管一审案件9件,追缴罚款302万元,切实筑牢民生安全防线。此外,通过“诉前精准监控、诉中联动化解、诉后跟踪问效”的全流程管理机制,推动侵害公共利益问题从“纸面整改”向“实质解决”转变,确保公益保护成效落地生根。
检察机关:协同共治,构建全链条协作机制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高洁介绍,全省检察机关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价值追求,通过“可诉性”标准提升办案精准性,依法履行公益诉讼职责。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累计办理案件19446件,提起诉讼168件,形成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强大司法威慑。为深化跨部门协同,检察机关与29个行政机关、人民团体签订22个协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协同监督等方式,构建“事前预防、事中协同、事后修复”的全链条公益保护体系,实现公益诉讼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共治”的跨越。
数据见证成效:4.8万件案件彰显法治担当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陕西检察机关共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8054件,制发检察建议43748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282件,其中257件获法院支持,支持率达91.1%。下一步,陕西检察机关将持续以高质效检察办案服务发展大局,在耕地保护、生态修复、民生安全等领域深化公益诉讼实践,为守护公共利益贡献更多法治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