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上海青少年电诈受骗占比15% 警方揭秘四类常见诈骗手段

时间:2025-11-21 05:15: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润泽

中新网上海11月20日电(记者 李姝徵)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青少年群体(25岁以下)成为不法分子重点目标。上海警方最新数据显示,该群体遭遇诈骗的案件已占全市电诈总量的15%,其中年龄最小的受害者仅7岁——这名小学生在网上寻找免费游戏代打服务时遭遇诈骗。

上海严打青少年电诈犯罪 30余个团伙落网

11月20日,上海市公安局通报称,今年以来已打掉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3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80余名。警方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学生面临的诈骗风险存在显著差异:

一、四大常见诈骗类型曝光

中小学生群体主要遭遇四类诈骗:

  • 虚假游戏交易类:以低价售卖游戏装备、皮肤为诱饵
  • 追星类:冒充明星助理以“福利返利”为名实施诈骗
  • 虚假缴费类:伪造学校通知要求缴纳“培训费”“资料费”
  • 直播间诱导打赏:通过虚构身份诱骗未成年人巨额打赏

大学生群体则面临更复杂的诈骗手段:

  • 虚假购物类:包括游戏账号交易、演唱会门票代购等场景
  • 冒充客服类:以“商品质量问题退款”为由骗取银行卡信息
  • 刷单返利类:通过小额返利诱导大额资金投入
  • 冒充公检法类:伪造“通缉令”制造恐慌实施诈骗

留学生群体需警惕三类诈骗:

  • 冒充使领馆工作人员
  • 虚拟绑架类诈骗
  • 非法换汇陷阱

二、兼职诈骗成新风险点

警方特别提醒,针对青少年的兼职类诈骗呈现高发态势。不法分子以“日结高薪”“轻松赚钱”为幌子,不仅骗取钱财,更诱导学生参与推广引流、跑分洗钱等违法活动。今年7月,上海松江警方破获一起典型案件:

某团伙以“发送推广短信赚佣金”为名,以每张500-1000元的价格收购电话卡,实际用于发送诈骗引流短信。该案涉案金额达140余万元,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三、全链条打击犯罪生态

上海警方建立“类案串并+线索深挖”机制,对涉及青少年的电诈案件开展全链条打击:

  • 10月21日,闵行警方捣毁一个以“兼职招工”为名非法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抓获4名嫌疑人
  • 通过回访被骗青少年深挖犯罪线索,对利诱学生参与电诈的违法人员严厉惩处
  • 建立“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的快速响应机制

警方呼吁,学校、家庭需共同加强反诈教育,特别要提醒青少年:任何要求提供银行卡、电话卡或参与“轻松赚钱”项目的兼职都可能涉嫌违法犯罪。如遇可疑情况,应立即拨打110或全国反诈专线96110求助。(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