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汉服模特AI换脸维权案:著作权纠纷与法律边界解析

时间:2025-11-21 05:26:04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周驰

汉服模特遭遇“AI换脸”维权难?法院判决明确法律边界

近日,一则涉及汉服模特与AI换脸技术的著作权纠纷案引发广泛关注。据扬子晚报报道(通讯员 吴玥 记者 任国勇),汉服模特兼摄影师宋某的原创作品被某科技公司未经授权用于“AI视频换脸”模板,南京江北新区法院经审理认定被告构成侵权,该案因涉及人工智能热点问题及典型裁判价值,入选中国法院2025年度案例。

案件背景:合作短视频被擅自商用

涉案短视频由宋某与赵某合作完成:赵某出镜演绎古风汉服主题,宋某负责拍摄及后期剪辑。作品发布于赵某个人抖音账号,并在评论区标注了宋某的账号信息。然而,南京某科技公司运营的“AI视频换脸”微信小程序,将该视频上传至平台并编号为“古风汉服177”,作为付费换脸模板供用户使用。用户支付50金币后,即可生成除面部特征外与原视频完全一致的新内容。

法院审理:独创性认定与平台责任划定

宋某主张,被告未经授权将其作品用于商业盈利,侵害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和署名权。南京江北新区法院审理认为:

  • 作品性质:涉案短视频通过个性化编排展现古风美学,具有独创性,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视听作品;
  • 侵权认定:被告对视频模板进行分类标号,且无证据证明侵权内容由用户上传,其作为专业技术公司未尽审核义务;
  • 盈利模式:小程序采用会员付费制,被告直接参与收益分配。

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赔偿宋某经济损失3000元。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释法:AI技术需严守法律红线

承办法官张岚指出,AI换脸技术虽具创新性,但可能冲击隐私权、人格权及著作权等法律权益。本案明确三类法律风险:

  1. 肖像权侵权: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合成视频;
  2. 著作权侵权:擅自使用受保护作品作为合成模板;
  3. 名誉权与隐私权风险:恶意合成可能损害他人社会评价或泄露个人信息。

张岚强调,平台运营方需承担双重责任:对自行上传素材应取得版权许可;对用户上传内容须审慎审核,避免成为侵权帮凶。同时,公众也应增强风险意识,谨慎上传生物识别信息。

行业启示:技术创新与合规发展并行

此案为AI换脸技术应用划定清晰边界:企业采用新技术盈利时,必须遵守行业治理底线,对合成模板中的作品、肖像、隐私等要素尽到管理义务。法官建议,平台可建立版权过滤机制,用户则需提升法律认知,共同维护健康网络生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