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纵深·解码宜居县城新样本|小成本如何“改”出大幸福
在我国城镇体系中,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今年正值河北省县城建设样板培育工作收官之年,河北以县城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燕赵宜居县城。河北日报推出“解码宜居县城新样本”系列报道,聚焦临城县小槐河改造案例,揭示如何用小成本撬动大幸福。
清晨五点半,临城县悦动公园已响起整齐的脚步声。健步队队长苏小珍感慨:“以前沿马路走要时刻提防车辆,现在公园里走得踏实。”这片占地44.46万平方米的综合性公园,两年前还是一条污水横流、垃圾堆积的自然沟。
小槐河圣景支流曾因地处城区边缘,成为建筑垃圾倾倒点。随着城市东扩,周边建成六个居民小区,3万余居民长期受污水臭气困扰。2023年启动的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新建悦动公园与改造圣景公园,将这片区域转化为动静相宜的生态空间:
这种“一动一静”的布局,使两个公园形成互补,成为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全龄化公共空间。
项目改造前,临城县住建部门通过意见箱、物业走访等方式,收集到3100余条居民建议。从“增设停车场”到“改造废弃锅炉房”,每条建议都被认真对待:
隆福月亮湾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宋文静回忆:“原定7天的征集期因居民热情高涨延长至13天,最终建议数量远超预期。”这些朴素诉求转化为改造“金点子”,让项目真正改到群众心坎上。
面对40多亩黑臭水塘的清淤难题,项目团队创新采用淤泥再利用方案:将淤泥与好土按1:3比例混合,直接用于公园绿化覆土。这一举措节省了高昂的运输焚烧费用,同时实现土壤资源循环利用。
在成本控制方面,项目团队通过多项措施实现资金高效利用:
项目最终成本较预算节省近1000万元,但关键环节毫不妥协:每个灯杆标注救援电话、公园实现摄像头全覆盖、设置旱溪维持生态平衡……这些细节彰显着“小成本大作为”的匠心。
临城县的实践表明,县城建设无需追求“大而全”,而应聚焦“小而精”:
这种“小”字诀不仅适用于县城建设,更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当有限资源与无限民智相结合,小成本同样能撬动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