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山西加速布局脑机接口:临床应用与研究平台密集落地

时间:2025-11-21 11:11: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岩

中新网太原11月18日电 题:山西加速布局脑机接口:临床应用与研究平台密集落地

中新网记者 范丽芳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脑机接口临床研究中心、山西省人民医院脑机接口及神经调控转化病房、山西省针灸医院脑机接口与针灸融合创新研究中心相继揭牌。三大特色平台的集中落地,标志着山西在脑机接口领域正式开启“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模式,为技术突破与临床转化按下加速键。

精准手术:脑机接口化身“神经导航仪”

在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台高难度脑肿瘤手术正在进行。52岁的患者李某因高级别胶质瘤位于运动功能区,传统手术面临“切除不彻底”与“损伤神经功能”的双重风险。11月3日,手术团队采用“术中唤醒+256导颅内微型柔性皮层电极脑机接口+实时神经解码可视化脑功能图谱”技术,通过植入电极实时监测并解码大脑信号,绘制出毫米级精度的脑功能区地图。

山西省人民医院脑机接口辅助手术

图:山西省人民医院以脑机接口技术完成高风险脑肿瘤切除手术(院方供图)

“这份实时更新的‘神经导航图’让医生既能最大限度切除肿瘤,又能精准避开运动神经束。”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吉宏明介绍,术后患者运动功能完全保留,三天后即可下床行走。类似技术也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得到应用,该院团队使用国产脑机接口系统为一名脑深部罕见肿瘤患者实施手术,通过将不可见的大脑生物电活动转化为可视化图谱,实现肿瘤完整切除且神经功能零损伤。

神经调控:打开疑难病治疗新维度

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技术的融合,正在改写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范式。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患有20余年强迫症的张敏(化名)迎来了人生转折。10月,医生在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将两根电极精准植入其双侧脑区4个神经靶点,构建起“智能神经调节环路”。术后一个月开机调试,通过持续微电流脉冲调控异常神经活动,患者症状显著改善。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脑深部电刺激术

图: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为强迫症患者实施脑深部电刺激术(院方供图)

“现在我能带着清洁手套打扫卫生间,这是二十年来最轻松的时光。”复诊时张敏激动地说。对于昏迷等意识障碍患者,该院则采用新一代智能可感知脑起搏器,通过建立“双向对话”通道,既输出调控信号又反向采集脑电数据,为患者苏醒带来新希望。

跨界融合:中医智慧赋能技术创新

在山西省针灸医院康复科,69岁的脑梗死患者张大爷正通过“意念+设备+针灸”模式进行康复训练。四个月前因偏瘫无法抓握的他,如今已能独立完成端水杯动作。“传统针灸调节神经功能,脑机接口捕捉运动意图,二者结合实现了中枢调控与外周干预的双重增效。”该院融合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韦玲解释,这种创新模式不仅解决了单纯脑机接口训练中信号弱的问题,更突破了传统针灸量化评估的局限。

脑机接口的突破依赖多学科交叉。山西医疗机构通过内部组建神经外科、康复科、中医科等多学科团队,外部联合清华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临床转化”的完整链条。吉宏明坦言,当前仍面临植入体排异、信号稳定性等挑战,但随着行业标准建立、产品审批“绿色通道”开启及资本政策协同,一个以临床需求为核心的创新生态正在形成。

据中国官方规划,到2027年脑机接口核心关键技术将取得突破,电极、芯片等关键部件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山西的密集布局,正为这一目标提供重要实践样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