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近日,国际知名科研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携手全球政策数据平台Overton,共同发布了一份引人瞩目的报告。该报告指出,自2022年以来,中国已跃升为全球可持续发展(SDG)相关论文的最大贡献国,同时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制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这份报告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期间发布,堪称迄今为止最全面揭示学术研究如何影响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报告。其分析参考了全球超过1200万份政策文件,这一数据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次,为深入了解学术研究与政策制定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有力依据。
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中国科研成果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更在中国境外被大量引用于可持续发展政策文件中。具体而言,25%的引用来自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等政府间国际组织,显示出中国科研成果在国际舞台上的广泛影响力。此外,美国(22%)、英国(8%)和欧盟(7%)也是中国科研成果的重要引用方。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全球卫生和环境政策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SDG3(良好健康与福祉)领域,中国研究被引用量占比高达37%,充分彰显了中国在卫生健康领域的科研实力。同时,在SDG13(气候行动)领域,中国研究被引用量也占到了13%,体现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贡献。
这份最新发布的报告还为科研人员、出版机构和科研机构提供了多项可行性建议。报告建议继续扩展开放获取,以增加知识交流和加速问题解决的进程;同时,强调在知识生态系统的所有成员之间建立有效的伙伴关系,以便与政策制定者进行有效沟通,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