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宁11月20日电 (黄令妍) 2025澜湄国家媒体活动于20日在广西南宁正式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发布了十余项澜湄国家媒体合作成果,涵盖纪录片、全媒体节目、译制剧集等多个领域,为推动区域人文交流注入新动能。
本次活动以“智慧媒体赋能人文交流”为主题,聚焦智慧媒体发展趋势,旨在深化澜湄国家媒体间的合作机制。当天发布的合作成果中,包括由广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五国国家电视台共同拍摄的纪录片《家在青山绿水间—澜湄花开》,该片通过跨国视角展现澜湄流域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中柬联合打造的全媒体节目《农业AI+》则聚焦智慧农业技术推广;此外,中柬合作译制播出的纪录片《漓江》、中老联合译配的广播剧《三国演义》、中泰合拍的微短剧及同播微纪录片等项目,均体现了区域媒体在内容创作与技术协作上的深度融合。
广西广播电视台台长范易在致辞中表示,自2022年澜湄国家媒体联席会议机制建立以来,广西广播电视台依托地缘优势,与各国媒体联合开办栏目、拍摄纪录片,并举办“同唱友谊歌·中越金曲音乐盛典”等文化活动。通过海外社交平台打造多语种传播品牌,累计覆盖受众超亿人次。他提出,未来各方应共享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果,深化联合制作、人才交流与技术协作,引导青年一代参与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
柬埔寨国家广播电台副台长黎占提指出,该机构长期与中国媒体合作,共同制作了展现中柬友谊、中国文化传统及澜湄地区重大项目进展的节目。他特别提到,在中国媒体的技术支持下,柬埔寨广播技术革新取得显著进展,节目质量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老挝国家电视台副台长玛莱维昂·翁占迪透露,其《中国剧场》栏目已将多部中国热门剧集翻译配音为老挝语版本,成为老挝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他表示,未来双方将扩大合作领域,通过媒体力量推动共同发展、促进民心相通,为澜湄区域合作注入更多文化内涵。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澜湄国家媒体合作的丰硕成果,也为区域媒体在智慧化、国际化方向上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随着技术赋能与内容创新的双轮驱动,澜湄人文交流有望迈向更高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