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地疾控部门相继发布健康提示: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引发的急性感染性腹泻,以及H3N2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体进入高发期。秋冬季本就是呼吸道与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需格外警惕,科学防护刻不容缓。
中国疾控中心提醒,诺如病毒感染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高峰期,是引发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其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环境,甚至气溶胶吸入均可能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具有以下特点:
若呕吐不明显,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缓解;若严重呕吐无法进食,需及时就医静脉补液。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需重点防控,避免聚集性传播。
轮状病毒同样易引发腹泻,两岁以下幼儿为高风险人群,且可能反复感染。感染后轻症表现为水样便腹泻、发热和呕吐,重症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
专家指出,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手段,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若孩子出现呕吐症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吐药物,并通过补液盐补充电解质,避免加重肠胃负担。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立即就医。

H3N2流感属于季节性流感,由甲型H3N2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黏膜感染。其潜伏期为1-3天,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可达39-40℃)、头痛、肌肉酸痛、咽喉痛、干咳等,部分患者伴有畏寒、乏力、食欲减退。
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如心肺疾病、糖尿病、免疫抑制人群)感染后病情可能更重。冬春季是流感高发期,接种疫苗是预防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低下者为易感人群。其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亲密接触(如拥抱、亲吻)及接触污染物品。
RSV感染特点:
感染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发热等。若出现呼吸急促、喘息、喂养困难(如婴儿吃奶减少)、精神状态异常(如烦躁、嗜睡)等,需立即就医。
轻症患者(如咳嗽、流涕)可居家休息,多饮水、避免疲劳,一般7-10天可自愈。若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持续高烧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中国新闻社(CNS1952)综合自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客户端、健康中国、中国之声、中新社此前报道等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