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大脑对不同舞蹈的响应机制:神经科学最新研究揭示关键发现

时间:2025-11-21 23:15: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子怡

中新网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 孙自法)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近日发表一项突破性神经科学研究,揭示不同舞蹈风格如何通过动作、音乐、美学和情感线索,以独特方式激活大脑特定区域。该发现为理解人类大脑如何处理复杂舞蹈表演提供了全新视角。

研究背景:舞蹈与大脑的复杂互动

传统神经影像学研究已证实,观看舞蹈视频或现场演出时,大脑的视觉皮层、运动前区和小脑等区域会显著活跃。然而,关于大脑如何整合视觉信息、音乐节奏和情感表达的详细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首次通过大规模实验设计,系统解析了这一复杂过程。

实验设计:跨舞种的大脑扫描实验

研究团队由日本东京大学高木优(Yu Takagi)教授领衔,对14名参与者(7名初学者与7名专业舞者)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实验过程中,参与者观看总时长约5小时的舞蹈视频,涵盖30余名舞者演绎的60多段音乐,包含嘻哈、霹雳舞、街舞、芭蕾爵士等10个主流舞种。

大脑扫描实验中的舞蹈视频观看场景

核心发现:动作特征驱动大脑映射

研究团队采用深度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分析大脑数据,发现四个关键特征可预测大脑对舞蹈的响应模式:

  • 动作复杂度:专业舞者对快速、精准的动作序列表现出更强烈的大脑激活
  • 音乐同步性:节奏感强的舞种(如霹雳舞)引发更显著的听觉-运动整合区域活动
  • 美学表达:芭蕾等强调肢体线条的舞种激活视觉皮层和顶叶区域
  • 情感共鸣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专业舞者的大脑映射呈现显著个性化特征,其运动前区和基底神经节对特定舞种的动作模式具有高度特异性响应,这表明长期舞蹈训练可重塑大脑神经网络。

研究意义:从艺术到康复的潜在应用

这项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艺术感知神经机制的理解,还为舞蹈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高木优教授指出:"未来可通过定制化舞蹈训练方案,针对性激活特定脑区,辅助治疗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疾病。"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大脑响应差异。

(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