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10月17日电(单鹏)10月17日,2025天府书展在成都盛大开幕。当日下午,备受瞩目的《1932—1945年日本生物战部队在中国进行的医学人体实验》中、英文版新书首发式同步举行,揭开了这段被尘封多年的历史真相。
该书作者为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全球卫生研究院院长蒂尔·巴尼格豪森教授。在首发式上,他通过视频连线参与活动并发表致辞。蒂尔教授回顾了自己在中国南京、哈尔滨的学术经历,以及长期对德国、日本等国医学史的研究历程。他特别指出,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中国进行了大量惨无人道的医学人体实验,这些罪行长期被掩盖。
图为蒂尔·巴尼格豪森以视频方式参与首发式。 四川人民出版社 供图
蒂尔教授表示,经过对大量日军医学人体实验档案、生物战文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新书系统梳理了1932年至1945年间日军在中国实施的医学人体实验全貌。书中不仅揭示了实验的残酷细节,更揭露了日军研发生物战武器的真实目的。他强调,铭记这段历史伤痛,是捍卫人类和平与正义的重要使命。
据悉,该书由新星出版社与四川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在首发式上指出,这部著作不仅是对遇难者的深切悼念,更是对人类良知与和平理念的有力呼唤。其出版体现了国际学术界对历史真相的尊重与坚守。
值得关注的是,该书于10月15日在第77届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完成全球首发并获得热烈反响。此次在天府书展的国内联动首发,进一步扩大了这部著作的国际影响力。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胡巍表示,2025年天府书展与法兰克福书展首次合作设立图书专区,搭建了重要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1932—1945年日本生物战部队在中国进行的医学人体实验》通过海内外联动首发,有效拓展了国际传播范围。
图为《1932—1945年日本生物战部队在中国进行的医学人体实验》在2025天府书展揭幕。 四川人民出版社 供图
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副总编辑尹杰认为,该书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基于多国档案的中立视角与跨学科研究方法。作者通过系统梳理中国、日本、德国等多国史料,以客观中立的学术态度揭示了历史真相,为国际社会认知这段历史提供了关键依据。这种超越单一国家叙事的学术路径,增强了研究的公信力与说服力,也为跨国界的历史反思提供了重要范例。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中国外文局、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馆和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指导,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和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新星出版社和四川人民出版社承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