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0月22日,南京军区总医院内,一位病入膏肓的老人艰难地睁开眼睛,目光在病房里缓缓扫过。这位老人便是开国上将许世友,而他期待的那抹身影——他的二儿子许建军,却并未出现在病房中。
知晓内情的人都明白,许世友是在寻找他的二儿子许建军。这对父子已经多年未见,许世友只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再见儿子一面。
然而,命运弄人。当许建军风尘仆仆地从青海西宁赶到医院时,许世友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面对父亲的遗体,许建军痛哭出声,他与父亲多年未见,本想借此机会解开两人多年的隔阂,谁知再见竟然成了永别。
要追溯这对父子的矛盾,还得从1979年说起。
1979年1月,越南军队不断在中越边境进行挑衅,企图武装侵犯中国领土。在中方的再三劝阻下,越军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公然向中国边防地区开炮,直接导致边境军民300余人伤亡。
为了捍卫祖国领土主权,中央决定对越开展自卫反击战。然而,当时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将军基本上都已年迈,派谁挂帅出征成了难题。经过慎重考虑,中央最终选定了以勇猛著称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
2月17日凌晨,随着许世友的一声令下,数万发炮弹撕裂长空,飞向了越军的阵地,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拉开了序幕。我军战士攻无不克,仅用了28天的时间便将越军打得落花流水,直接兵临越南首都河内。
这次战役能够取得胜利,除了我军战士的浴血奋战外,更赖于许世友卓越的指挥能力。然而,就在他志得意满之时,一个意外却突然降临。
1979年6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刚刚指挥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许世友作为军区代表前往北京参会。在会上,他见到了一位老熟人——时任中央军委委员的聂凤智。
两人早在红军时期就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后来一起历经血与火的考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新中国成立后,两人先后都担任了南京军区司令,只不过后来聂凤智被调到了北京,而许世友则前往了广州。虽然相隔万里,但两人一直相互惦念对方,时常书信往来。
这次能够在北京重逢,两人都非常开心。聂凤智也热情地邀请许世友去他家做客。在饭桌上,两人你来我往,很快一瓶酒就见了底。
聂凤智看着有些醉意的许世友,几次张口想要说话,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沉默。他欲言又止的样子被许世友尽收眼底,许世友忍不住开口道:“咱俩这么多年的交情,你有什么不能说的?”
聂凤智思索一番后,看着许世友严肃地说道:“建军出事了!”
“什么?他怎么了?”听到聂凤智的话,许世友瞬间清醒,腾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聂凤智默默叹了口气说道:“他触犯了党纪国法,已经被抓了。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好久,大家都不敢告诉你!”
得知儿子被捕的消息后,许世友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抓得好,抓得妙。”这句话,既是对党纪国法的尊重,也是对儿子的一种鞭策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