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期被美国视为最大竞争对手,尽管美国国内政党分歧严重,但在对华政策上却保持高度一致。然而,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却提出了一个引发广泛讨论的观点:
“国际社会不应高估中国,美国已经掌握了中国的命脉。”
这一论断引发了诸多疑问:艾利森为何如此自信?他的逻辑依据何在?其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信息支撑?
作为国际政治领域的知名学者,艾利森最著名的贡献是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理论。该理论认为,新兴大国的崛起往往会导致与老牌霸主的冲突,甚至引发战争。这一观点源于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分析,他认为战争的根源在于新旧势力的对立。
过去500年中,全球权力转移的16次案例中,有12次伴随着战争。这一数据为艾利森的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使其观点成为全球政治的警钟,尤其是对中美两国领导人而言。
艾利森多年来一直强调,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之间的冲突几乎不可避免。这一论调深刻影响了美国政界,尤其是强硬派人士。
许多美国决策者和智库人士认为,中国的崛起必然威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而这种竞争将导致冲突。艾利森也因此成为美国对华政策中“冲突预言”的代言人。
2023年,艾利森的观点在美国国内获得广泛支持。他坚信美国无需过度担心中国崛起,因为美国拥有三张“王牌”可以压制中国,确保自身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
第一张王牌是金融。美国通过控制全球美元体系,能够轻松操控全球经济流动。几乎所有国际贸易、石油交易甚至外国企业的融资都依赖美元。艾利森认为,美国若采取行动,可以迅速切断中国的资金来源,限制其经济发展。这张王牌使美国在全球经济和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张王牌是科技,尤其是在芯片领域。尽管美国不一定生产世界上最顶尖的芯片,但它掌握了芯片设计和生产的核心技术,包括EDA软件和最关键的生产设备及专利。艾利森认为,美国一旦联合盟友,便能迅速封锁中国的科技进步,尤其是中国在半导体和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崛起。控制芯片技术成为美国对中国实施战略制约的关键。
第三张王牌是军事。美国在亚洲和全球的军事基地形成一张无形的网,牢牢束缚着中国的战略空间。美国海军控制着全球超过90%的石油运输路线,这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经济命脉。无论是在南海还是其他重要水域,美国的军事存在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压力。这些“王牌”在理论上看似无懈可击,给了美国政界极大的自信,认为中国在这些领域根本无法突破。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当美国通过这些手段加大对中国的封锁时,反而产生了强烈的反作用。
在科技领域,美国封锁了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尤其是华为。虽然一时让中国企业受困,但美国的高科技巨头也因失去中国市场而遭受巨大损失。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贸易战中。美国通过加征关税压制中国出口,结果却促使中国调整战略,强化内循环,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最终美国经济反而受到更大冲击。
更有趣的是,艾利森自己也意识到,所谓的三张“王牌”并非单向的。它们不仅制约中国的发展,也制约美国自身。当美国封锁中国的科技和贸易时,自己也被困在其中。
如今,中美两国经济变得越来越互相依赖。想要彻底对付对方,可能会导致双方都遭受不可承受的损失。双方都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避免激化矛盾,因为任何一方的极端行为都会波及到另一方。
2025年,艾利森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转变。作为一名学者,他不再坚守原来的理论框架,而是开始探索一种新的思路:研究如何让中美两国实现“和平共存”。
这一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2025年6月,艾利森亲自前往北京,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进行面对面的会谈,讨论如何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找到中美合作共存的途径。
在这次会谈中,双方不仅讨论了通过建立“人工智能联合研究中心”来共同推动科技发展,还谈到了重启军事热线,设立防止误判的机制。
这些具体的措施显示出,中美双方都意识到,在全球竞争最激烈的科技领域,合作远比冲突更加重要。
艾利森的这一转变,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修正,更是他对中美关系深刻理解的体现。过去,他的理论重点是中美之间的权力竞争和冲突,但现在,他的关注点已经转向了如何通过合作来避免冲突,达到共赢。
他不再简单地看待中美博弈中的输赢,而是更加注重两国如何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找到合作的可能性。
在天津的达沃斯论坛上,艾利森甚至大胆预测,中美将在年底达成一项贸易协议。这一预言的背后,是艾利森对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信心。
艾利森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美两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联系越来越密切,单纯的对抗已经不再有效,合作才是最理性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艾利森的这一转变并不是对“修昔底德陷阱”理论的彻底否定,而是对其进行了现代化的修正。他认为今天的大国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而是扩展到经济、科技等多个方面。
而美国的三张“王牌”金融、科技和军事,虽然看似强大,但实际上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小的束缚。如果美国采取过于激烈的对抗措施,最终受伤的可能不仅是中国,自己也会受到巨大的经济冲击。
西陆网2023.09.08《哈佛教授:不要高估中国,美已控制中国的命脉》
外交部2025.06.26《王毅会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
新京报2024.03.25《“修昔底德陷阱之父”艾利森:中美还会有竞争,但也必须学会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