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北美商业见闻
据彭博新闻周四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全球医疗科技巨头通用电气医疗(GE Healthcare,GEHC)正在探讨包括出售其中国子公司股份在内的多种战略选项。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剧烈反应,通用电气医疗美股单日大跌3.43%,收于74美元/股,总市值缩水至337.9亿美元,年内累计跌幅达5.22%。
据内部人士透露,潜在交易可能对中国业务资产进行数十亿美元的估值,但公司尚未就最终决策发表声明。通用电气医疗发言人回应称:“公司不对市场传言置评,始终致力于为中国患者提供创新医疗解决方案。”作为全球第二大医疗保健市场,中国占据通用电气医疗全球战略的重要地位。
订阅最新商业动态:https://nbwpress.com/subscribe.html
财务数据显示,通用电气医疗在中国市场遭遇显著挑战。2024年该地区收入同比下降约15%,2025年上半年继续下滑3%。公司首席财务官7月曾表示,正通过供应链优化将产能向关税友好地区转移,以应对贸易摩擦影响。
更深层的危机来自本土竞争。联影医疗、迈瑞医疗等中国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在CT、超声等核心领域持续抢占市场份额。2024年中国区23.6亿美元的营收规模,较独立运营初期出现最大幅度萎缩。
通用电气医疗的中国故事始于1897年。当年其首台X光机进入中国,开启了128年的医疗科技服务历程。1991年与原航天部、卫生部合资成立的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成为首个本土化生产基地,持续生产CT、MRI等高端影像设备。
经过三十年深耕,公司已构建覆盖全国的研发生产网络:在北京、无锡、上海设立三大创新中心,拥有7000名员工(其中研发团队超1800人),累计推出150余款本土化创新产品。2023年纳斯达克上市后,其全球业务版图扩展至160个国家,年营收突破197亿美元。
此次医疗板块的调整,是通用电气集团剥离中国业务的最新动作。今年6月,通用电气家电(现属海尔集团)宣布投资5亿美元扩建肯塔基州工厂,将洗衣机生产从中国转移至美国,预计创造800个就业岗位。
该决策具有双重背景:2016年海尔以56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家电时,即规划通过北美制造基地强化供应链自主性。数据显示,整合后海尔北美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13%跃升至2023年的超50%,其中通用电气家电贡献超90%的增量。
通用电气的战略转型始于2021年11月的重大分拆。根据规划,医疗业务(GE Healthcare)、能源业务(GE Vernova)将相继独立,集团最终聚焦航空领域(GE Aerospace)。这一变革延续了爱迪生创立的科技基因——自1892年合并成立以来,通用电气始终位列全球工业巨头前列,曾长期占据道琼斯指数成分股席位。
当前,这家拥有133年历史的工业帝国正通过业务精简应对全球产业变革。医疗板块的调整,既是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的策略,也折射出跨国企业在华发展的新常态。
深蓝财经新媒体集群发源于深蓝财经记者社区,专注追踪全球产业变革与企业战略,为投资者提供深度商业洞察。欢迎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