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乌克兰无人机在远程袭击方面再次取得“战果”,成功击中了阿尔梅季耶夫斯克输油管道上的廷戈瓦托沃泵站。该管道作为通往俄罗斯西部炼油厂的主要通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袭击发生后,泵站已停止工作,而这一泵站距离乌克兰边境约1000千米,显示出乌克兰无人机远程打击能力的提升。
面对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设施的持续攻击,不少读者感到困惑:为何俄罗斯仍有众多炼油厂在运行?答案在于,俄罗斯除了几十家大型炼油厂外,还拥有数百家中小型炼油厂。即便乌克兰无人机进行精确打击,也难以将这些大型炼油厂彻底摧毁。同时,俄罗斯工程师们正努力修复受损设施,导致需要反复攻击。这也凸显了乌克兰缺乏远程巡航导弹以及俄罗斯国土广袤、炼油厂众多的现实。
相比之下,乌克兰的炼油厂命运则更为坎坷。在俄罗斯的空袭中,乌克兰主要的炼油厂均已被摧毁。然而,与俄罗斯不同,乌克兰并未出现燃油价格上涨和短缺的问题。这得益于乌克兰一直在进口汽油和柴油,其中大量柴油来自匈牙利和印度等国。但现实往往复杂,这些进口柴油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俄罗斯原油提炼的。由于乌克兰缺钱,这种复杂的能源供应链得以维持。
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正在调整其能源进口策略。路透社援引多家能源咨询公司的消息报道称,从10月1日起,乌克兰将限制进口印度柴油。乌克兰安全局要求对进口的印度柴油每批次必须进行实验室分析,以确定这些柴油是否由俄罗斯石油提炼而来。这一举措反映了乌克兰在能源安全方面的谨慎态度。
数据显示,乌克兰在8月份进口了11.9万吨印度柴油,占柴油进口总量的18%。在2022年战争爆发前,乌克兰主要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进口柴油。战争爆发后,乌克兰转而从欧洲和印度等国进口。尤其是在乌克兰主要炼油厂被空袭摧毁后,这些由俄罗斯石油提炼而来的柴油不仅用于民用,也用于军用。换句话说,前线乌克兰坦克、自行火炮等使用的柴油,可能正是由俄罗斯柴油提炼而来的。
在关注柴油和能源问题的同时,一个值得关注的消息是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危机。包括《卫报》在内,多家媒体报道称,随着最后一条外部电力线路被切断,俄军抢占的欧洲最大核电站——扎波罗热核电站已经连续第三天依靠紧急发电机运作。这一状况已经超过了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设定的82小时运行时间限制。
据悉,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备用线路“铁合金-1”在今年5月7日断开,750千伏的“第聂伯罗夫斯卡亚”高压输电线则在23日被断开。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称“情况令人深感担忧”。自2023年卡霍夫卡大坝被毁后,扎波罗热核电站就一直处于危险当中,主要靠冷却器对反应堆降温。目前,核电站里18台发电机中有7台专门为冷却器供电。尽管燃料储备可以维持约20天,但一旦出现问题,反应堆很可能会像福岛核那样出现堆芯融毁的严重事故。鉴于目前的战争状态,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扎波罗热核电站目前的状况,俄乌双方说法不一。俄罗斯政府宣称是乌克兰炮击导致电线被炸断,而乌克兰消息人士则暗示是克里姆林宫人为制造危机,利用核电站作为对乌克兰和西方施压的工具。具体怎么回事,外界难以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俄乌开战后不久,俄军就占领了扎波罗热核电站。2022年10月,普京签署命令,将属于乌克兰的扎波罗热核电站收归俄罗斯国有。这一举动再次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俄罗斯行为方式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