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东北人喜欢闺女,也不尽然。
网上看到一个东北家庭,当着儿媳的面催生,那画面让万千网友破防。
有人直言不讳:7个人吃2个菜,还在那要要要,切克闹,不如先多要一个菜。
真的要笑死,这届网友太耿直了,看不过去的事,必定要仗义执言才行。
01
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生活在农村。
家里的装修很简单,墙上只有一张胖娃娃画像。
墙角的洗衣机,还是九十年代的双杠半自动,感慨一句,以前的家电质量真好啊。
一张吃饭的圆桌,连凳子都没配齐,儿子就坐在一个红色的塑料桶上。
桌上有3个盘子,实际只有两个菜,炒一盘土豆丝分两个盘子装,还有个盘子装咸菜。
饭桌上,婆婆逗着孙女,问:“让妈妈给你生个弟弟吧,要不要?”
见孙女没回答,公公也跟着问:“要不要?要不要?”
在老人的追问下,孩子顺着话回答:“要!”
这下,公公婆婆满意了,目光齐刷刷看向儿媳,意思是一家人都同意了,就等你好消息了。
桌上还是有明白人的,就如当事人儿子,他心里清楚家庭条件,并不是很想要二胎。
儿子怼了一句:“要再生一个孩子,一家人连一个菜都吃不上了。”
够直接,够犀利,然而,没啥用。
02
公公抬头回了一句:“那就要看你的了。”
一旁的爷爷也接话:“家里老人多,都压在孙子头上了。”
公公接着说:“我年纪也大了,以后养老就靠你了,还有爷爷奶奶都八九十岁了,以后也指望你了,你要努力啊。”
敢情催生是真的,但一点助力没有啊。
据儿媳透露,家里公公婆婆种地为生,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一直在农村生活,也没有退休金。
她婚后带孩子,还没有工作,一家人的收入,都指望丈夫一人。
虽说不愁吃穿,但也算不上宽裕。
这一点,从家里的饭菜就能看出来,正常家庭,谁家6个大人吃饭,不炒几个菜啊。
他们却只舍得炒一个菜,有时吃面条,也就3小盘菜,配着白面条吃。
奶奶一直念叨着,说孙媳妇吃饭太少,却不肯换位思考,桌上能有什么菜,孙媳妇又爱吃什么?
女子透露,家里老人催生,已经有段时间了。
不管是吃饭,还是平时闲聊,话题总是会落在生二胎这件事上。
公公的理由很充分,他认为一个家必须要有个儿子,要不然养老没指望。
还有一个孩子太孤单,长大后遇到事情,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03
为此,他们还郑重开过家庭会议,问儿子:“你到底要不要生二胎?”
儿子:“咱家就这条件,生什么二胎,一个就够了,要再生个闺女,还要不要三胎?”
公公:“不管闺女还是儿子,都再要一个,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生下来拿什么养?”
公公:“船到桥头自然直,不会让饿着。”
见儿子不说话,婆婆赶紧打圆场,问孙女:“再生一个弟弟行不行啊?”
“行!”
一家人听了孙女的话,都笑了,眼神又看向儿媳,儿媳低头默默吃饭。
网友看了感到窒息,有人直言不讳:“一家人在讨论你的子宫,你却没有发言权。”
也有网友说:“姐妹,你嫁进老人院了吗,趁着天不冷不热,赶紧走吧。”
还有网友留言:“真逗!都说一代人管一代人,这家可好,家徒四壁还催着儿媳妇生二胎,还要养4个老人。”
评论区,女子回复,称老人一直都想要二胎,不过她和丈夫商量好了,暂时不要。
除了催生,公婆对她还不错,没让她干农活,也不让做家务,只要专心带孩子就行。
这也是她沉默的原因,因为公婆人不坏,就是有要孙子的执念。
04
有网友教她:“下回公婆再催生,你就问老公,让你妈给你生个弟弟好不好啊?”
真的要笑死,这届网友太逗了,这句话要真说出来,画面的喜剧感就拉满了。
生活中的很多老人,思维还停留在,养孩子只要吃饱饭就行,可现在的孩子,哪个家庭不是全力托举?
小小年纪就好几个才艺,背后都是财力支撑啊。
没有人不喜欢小孩,很多人不敢生,是因为知道自己的实力。
老人嘴上催生是没用的,最好的催生,是直接给一笔钱,让儿媳不用为养孩子的费用犯愁,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要是做不到,也没关系,相互尊重就好,理解下一代的难处,也是一种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