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以冲突局势出现重大转折,特朗普成功调停,使得持续近两年的冲突迎来和平曙光。这一事件不仅让国际社会瞩目,更让特朗普心心念想的诺贝尔奖希望大增。
所谓调停,实则更像是一种高压政策。在这场冲突中,哈马斯在特朗普的强势施压下,最终选择了放弃抵抗。继续战斗下去,哈马斯将面临彻底灭亡的命运,而接受特朗普的条件,至少还能保住性命。
就在特朗普下达最后通牒不久,哈马斯在几个小时内便作出了回应,同意接受特朗普提出的20点建议,低头认输。他们不仅移交了人质和遗体,还交出了加沙的管理权。这一举动标志着历时近两年的巴以冲突以哈马斯武装的惨败而告终。随后,特朗普也呼吁以色列立即停止轰炸加沙,解救人质。
那么,哈马斯为何会如此迅速地认输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经过两年的激烈冲突,哈马斯已有2500人被消灭,武装人员所剩无几,已经无力再与以色列进行抵抗。
其次,以色列已经完成了对加沙城的战略包围,切断了哈马斯武装的所有外逃路线和后勤补给线。以色列6个机械化步兵旅共约3万名士兵已经在加沙城外部署就位,只等巴勒斯坦民众完全撤离后,就对哈马斯武装发起最后的打击。届时,哈马斯将插翅难飞,面临全军覆没的命运。
再者,哈马斯在外交上陷入了孤立。这份停火协议得到了阿拉伯部分国家的认可,卡塔尔、沙特、土耳其均敦促哈马斯接受协议,以使加沙民众免遭灾难。要知道,这些国家原来都是支持哈马斯的,现在却都要求哈马斯投降。失去了他们的支持,哈马斯再也无法坚持下去。
最后,特朗普的最后通牒起到了震慑作用。哈马斯要想活命,就必须接受此协议,否则将面临全部灭亡的命运。
当然,特朗普与以色列之所以同意停火,也与国际社会的努力分不开。在联合国大会上,很多国家都同意结束巴以冲突,谴责以色列的种族灭绝行为。截至到目前,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57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占比超过80%。其中,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法国、比利时等西方国家也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同时,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也促使特朗普政府尽快解决巴以冲突。
另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色列公然威胁联合国秘书长、轰炸联合国驻加沙机构,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强烈愤慨。美国为了支持以色列,多次在联合国行使否决权,否决有关加沙的决议案,也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强烈反对。美国国内高校更是爆发了反犹游行,震动美国,特朗普的信誉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以色列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打了15个月,把加沙炸了个稀巴烂,人质还在哈马斯手里,哈马斯却死活消灭不了。国内民众也对以色列政府失去了耐心,反战情绪高涨,内塔尼亚胡的日子也不好过。
这就给了美国和以色列很大的压力。美国不能失去中东,更不能因为以色列而与整个中东国家和全世界作对,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此,美国必须要有所行动。
另外,美国还有一个小心思。特朗普早就放出话来,美军要进入加沙。美国已在加沙建造码头等基础设施,通过推动停火协议,美国可利用人道主义援助为名堂而皇之地进入加沙,为后续控制该地区埋下伏笔。
总而言之,不管美以安什么心,对于加沙老百姓来说,摆脱战火、回到破烂不堪的加沙总算有个家了,这就是莫大的幸福。因此,加沙民众纷纷走上街头庆祝停火,他们终于能活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