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2025俄罗斯普京推全民征税:军费激增40%,民生支出大砍

时间:2025-10-08 21:57:36 来源:次元君情感 作者:次元君情感

2025年10月,俄罗斯财政部宣布一项重大政策调整:自2026年起,全国增值税税率将从20%上调至22%。这一举措的政治意义远超表面税率变化,标志着俄罗斯三年多战争成本首次从国家主权基金和债券市场全面转嫁至普通民众。此举不仅引发经济震荡,更在民生领域掀起巨大波澜。

更具现实冲击的是,与增值税上调同步推进的能源价格调整被提前至2025年10月执行。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公布的涨幅数据令人震惊:天然气价格上涨9.4%、电价上涨10.9%、输电费上涨14.3%、供水与污水处理费用均上涨近10%。这些调整直接推高了居民生活成本,形成‘战争税’从政策到现实的全面渗透。

以莫斯科郊区一个年收入约60万卢布的普通工薪家庭为例,天然气年支出将增加至6.7万卢布。叠加增值税带来的各类商品消费支出增长,全年新增负担可能高达8.2万卢布,占可支配收入的12%–15%。这意味着,战争的代价已从财政部的数据报表,直接转化为厨房炉灶前的账单压力。


财政黑洞扩大:出口溃坝,炼油厂起火

俄罗斯选择此时发动全民加税,根源在于持续恶化的财政收入。2025年前三季度,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类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1%,其中9月跌幅达25%,远超年初预测。这一断崖式下滑与外部制裁和军事打击的双重夹击密切相关。

G7和欧盟的第19轮制裁成为首要压力源:118艘疑似参与俄油绕行的油轮被列入黑名单,全面禁止其获取保险、维修、港口服务等基础保障。同时,美国财政部将俄原油限价下调至47.6美元/桶,进一步压缩出口利润空间。乌克兰发起的新一轮‘油气打击战’则从内部撕开缺口:2025年中期起,俄境内多个炼油厂遭无人机精准袭击,炼油能力据统计已削减40%以上,汽油产量下滑18%,部分地区甚至需要从白俄罗斯、印度紧急进口成品油救急。

这些变量直接导致俄联邦财政缺口扩大。在无外部融资渠道、主权基金枯竭、国债承压的背景下,民众的钱包成为最直接的‘填坑’选项。

军费狂飙,民生压缩:预算正在军事化

更深层的改变体现在预算重心的整体偏移。根据俄财政部9月24日提交的三年期草案,2025年国防开支将占联邦总支出的40%,创下苏联解体以来新高,比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高峰时期高出近10个百分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生支出的大幅削减:教育预算下调12%,社会保障削减6.5%,卫生拨款连续两年处于削减后的停滞状态。

这不仅是资源配置问题,更是财政体制的‘战时再编程’。税收的本质从原本用于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长期发展目标,转向短期、集中、规模化的战争支出:军工、弹药、后勤补给取代了教科书、药品和养老金。对普通俄国人而言,这意味着福利停摆、药品短缺、学前教育名额减少等问题层出不穷。战争不再是边境的战斗,而是日常生活的匮乏。

政权维稳成本飙升:民意下滑与人才外流

财政压力正在转化为社会层面的裂痕。伏尔加河流域与乌拉尔地区,黑市油价飙升至每升150卢布,一度高于莫斯科市区一碗汤的价格。社交平台上流传的视频显示,有家庭将汽油瓶藏于地窖,以备断供时自用。

俄罗斯列瓦达中心2025年8月民调显示,支持继续军事行动的比例首次跌破60%,而认为‘战争正在拖累经济发展’的受访者比例上升至46%。尽管普京个人支持率依旧维持在高位,但公众对政府整体经济治理的不满正在累积。

更危险的信号来自劳动力市场。自2023年起的多轮动员令,已导致80万以上人口迁往中亚、土耳其、南欧等地。2025年春季出境潮进一步放大,其中不乏IT工程师、会计、医生、教师等城市中产核心阶层。这部分人群既是税基的中坚力量,也是城市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齿轮。他们的出走,代表的不只是人口流失,更是国家未来劳动力与纳税人基础的持续萎缩。

战争机器的代价:纳税人正在‘买’火炮声

对克里姆林宫而言,开征‘战争税’是维持前线军力与国内秩序的双重手段。但对普通俄罗斯人而言,这是一场掏空生活的财政动员。财政赤字已不再是财政部的表格,而是超市货架的价格、药店柜台的空瓶、孩子学费账单上的缺口。战争从未像此刻这样真实、沉重地压在一个民族的日常之上。

2025年的俄罗斯,不再是那个靠‘战争带动经济增长’说辞稳住舆论的国家。它正滑向一个以国防为核心逻辑、以消费为填补缺口、以中产为代价的全员负担战争机器。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