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近日,国际半导体产业因一桩跨国资产冻结事件掀起波澜。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接管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Nexperia)在荷兰的子公司,引发中方迅速反制。这场博弈不仅涉及企业资产,更牵动全球芯片供应链的神经。
中方反制:东莞封装厂断供直击要害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公告,明确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及下游分包商出口特定零部件。这一措施直指其东莞封装测试工厂——该基地承担全球70%的最终产品出货量,每日有超过2.5亿颗芯片发往全球。工厂停产导致欧美客户供应链瞬间紧张,特斯拉、苹果等企业面临零部件短缺风险。
图| 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
荷兰行动:法律手段配合政治施压
荷兰政府援引《物资供应法》,以“紧急情况”为由行使关键物资控制权,将接管行为合法化。与此同时,荷兰法院暂停华人高管张学政的董事职务,限制其实际控制权,试图削弱中方对企业的影响力。这一系列操作被外界视为配合美国对华技术打压的战略举措。
图| 荷兰首相斯霍夫
安世半导体:车规级芯片的全球隐形冠军
作为飞利浦半导体核心板块剥离后的企业,安世半导体在车规级功率芯片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2018年,闻泰科技以332亿元人民币收购其股份后,企业营收与毛利率显著提升,并于2024年10月还清所有前期债务。其产品深度嵌入汽车电子供应链,直接影响欧洲汽车产业运转。
图| 安世半导体展台汽车芯片
反制速度超预期:三天内出台出口管制
荷兰发布部长令后仅三天,中国即宣布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其从中国向海外出口芯片。这一举措精准打击安世半导体的“欧洲研发+中国制造”模式——其德国汉堡和英国曼彻斯特的晶圆厂虽生产车规级芯片,但需运至中国封装测试后才能形成最终产品。
欧美客户慌了:汽车产业减产潮来袭
安世半导体供应欧洲汽车芯片市场18%的份额,断供后果立现:大众德国工厂减产30%,宝马芯片库存仅够维持3个月,特斯拉紧急派团队赴华寻求解决方案。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其小信号MOSFET、二极管等产品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供应商,2021年芯片短缺时,一颗二极管价格曾从几毛钱暴涨至十几美元。
法律与欧盟内部分歧:荷兰遭多方施压
闻泰科技已委托欧洲律师事务所,以“违反投资保护协定”为由起诉荷兰政府。法律专家指出,荷兰经济事务部存在“未给申辩机会”“超出权限”等问题。欧盟内部对此事态度分裂:法国经济部表示“惊讶”,欧洲议会荷兰籍议员批评政府“讨好美国牺牲欧洲利益”,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私下施压要求“妥善解决”。
图| 荷兰首相斯霍夫召开新闻发布会
全球供应链重构:国产厂商迎来机遇
安世半导体官网10月14日更新消息,承认正在“与中国有关部门积极沟通,争取出口豁免”。与此同时,比亚迪半导体、华润微、士兰微等国内厂商加速崛起,士兰微已进入特斯拉供应链。欧盟委员会紧急讨论“稀土供应替代方案”,但结论是“短期内无法摆脱对中国依赖”。ASML坚持在中国设立16个办事处,欧洲车企扩大在华产能,均印证市场规律高于政治干预。
博弈未完:全球芯片产业格局生变
阿姆斯特丹地方法院将案件审理延期至11月,为外交谈判留出空间。东莞封装厂断供与稀土出口限制双管齐下,暴露出西方“去中国化”的虚幻性。这场博弈或推动全球半导体行业重新洗牌,下游企业被迫寻找新供应链,而中国车企、光伏、工业客户可能优先获得芯片供应,国产设备在刻蚀、薄膜沉积等环节的技术追赶亦将加速。
参考资料
1.《明抢了?荷兰政府接管中资芯片制造商,中企强烈抗议》2025-10-13 11:41 | 来源:观察者网
2.《中方是否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外交部回应》2025-10-15 16:16 | 来源:中国新闻网
3.《荷兰政府干预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深感担忧,或威胁汽车生产》2025-10-17 09:33 | 来源:界面快讯
4.《涉半导体企业,美国被爆施压荷兰更换中国CEO》2025-10-16 11:19 |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