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58字|预计阅读时长4分钟
2010年,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曾预测,2010年至2050年间,澳大利亚人口将从2200万激增至3600万,其中移民群体将成为主要增长动力。这一预测如今正逐步成为现实——过去一年,澳大利亚人口创纪录增长65.98万人,增幅达2.5%,为1952年以来最高水平。仅今年1月至8月,净永久及长期移民人数便达379,870人,较2024年同期增长6%,12个月内净移民总数更是攀升至467,410人,相当于每年新增一座堪培拉规模的城市。
从移民来源国看,印度稳居首位,中国、菲律宾、尼泊尔、英国、新西兰、越南、南非、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紧随其后。然而,移民的持续涌入,却让这个传统移民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排外情绪漩涡。
Dynata最新民调显示,71%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移民数量过高,较2023年的60%显著上升,反移民情绪持续加剧。67%的受访者直言大规模移民加剧了社会分裂,其中37%表示强烈认同,65岁及以上人群中这一比例更高达75%。性别差异方面,男性比女性更倾向支持暂停移民(73%对比69%),也更认为移民导致社会分裂(70%对比65%)。
这种情绪的蔓延,直接推动了极右翼势力的崛起。澳大利亚一国党(One Nation)选民支持率自5月大选以来增长一倍多,达到14%,而两大主流政党支持率则双双下滑。该党领袖汉森在演讲中重提“被亚洲人淹没”的争议言论,右翼团体更是在游行中针对华人等移民群体发表极端言论,高呼“华人印度人滚出澳洲”的口号。
不久前,全澳多地爆发反移民集会,数万民众响应“为澳大利亚游行”号召,手持国旗高喊“夺回我们的国家”“停止第三世界移民”等口号。现场发言者甚至主张“暂停移民五年”。据警方估计,悉尼集会者约15000人,墨尔本5000人,布里斯班6000人,阿德莱德15000人,堪培拉、珀斯等地亦有上千人参与。
澳大利亚新纳粹组织国家社会主义网络(NSN)也积极参与其中,其领导人汤姆斯·斯维尔在维多利亚州议会大厦前发表针对华裔与印度裔的演讲,宣扬白人至上主义。两日后,他更闯入州长新闻发布会现场,高喊带有纳粹色彩的“澳大利亚万岁”,引发轩然大波。
在澳华人成为种族主义的主要受害者。大选期间,自由党党魁彼得·达顿宣扬“华人威胁论”,议员简·休姆甚至称一名中国义工为“间谍”。今年以来,华人频繁遭遇青少年攻击:5月下旬,一对华人夫妇在悉尼被一群青少年袭击;7月与8月,两名中国游客和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塔斯马尼亚州遇袭,多起确认的袭击事件引发社区担忧。
反移民情绪的背后,是澳大利亚日益严峻的社会矛盾。住房危机首当其冲,房屋空置率持续走低,房价连年上涨。Cotality数据显示,过去5年澳大利亚租金上涨42.7%,而工资涨幅不足其一半。《2025年住房体系报告》指出,2023至2024财年住房缺口约86000套,2024至2025财年虽有所缩小,但仍差约47000套。尽管政府计划五年内建造120万套新房,但前景仍不乐观。
失业率上升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满。澳大利亚统计局(ABS)数据显示,仅9月便有34000名澳洲人失业,失业率升至2021年11月以来最高值。失业男性增加24000人至370000人,女性增加10000人至314000人。劳动参与率升至67%,意味着新增岗位数量未能匹配潜在劳动力增长。
在社会矛盾激化下,移民成为替罪羊。参与反移民游行的示威者普遍认为,大规模移民是住房紧张、生活成本上涨的罪魁祸首。越是租不起房、买不起房、生活质量下降的人,对移民的抵触情绪越强烈。此外,失业率上升也导致部分澳洲人将矛头指向移民,认为他们抢占了工作机会。
然而,停止移民真的能解决问题吗?格拉坦研究所报告指出,减少移民或许能在短期内缓解住房压力,但长期来看对经济伤害严重,且会损伤技术移民数量。澳大利亚许多行业高度依赖技术移民,尤其是餐饮、医疗保健、专业服务、制造业和行政服务等领域。15%的移民在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领域工作,超过40%的护士、老年人和残疾人护理人员出生在海外,建筑业也同样依赖移民技工。
9月2日,工党政府宣布下个财年移民配额不变,仍将发放185000个永久居民签证。但现有基础设施早已不堪重负——学校学位紧张、医院排队时间变长、住房供需失衡,这些民生问题让民众怨声载道。尽管游行表面诉求是停止大规模移民,但背后更深层的,是社会对于住房短缺、生活成本上升的集体不满,而这些情绪正逐渐被极右翼势力所利用与放大。
那么,如果你已经移民澳洲,你后悔吗?觉得后悔的,扣1;觉得不后悔的,扣2。
澳洲财经见闻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17
10-2025
16
10-2025
15
1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