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公募基金调研转向:机器人板块从概念到订单验证的深度观察

时间:2025-10-25 03:07:31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证券市场周刊

2025年三季度,机器人板块凭借领先市场的表现引发资本狂潮。数据显示,跟踪中证机器人及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的ETF规模分别达375亿元和194亿元,较上半年末激增68.68%和784.33%,远超股票ETF整体21.86%的增幅。这一资金涌入现象背后,是公募等机构调研重心的显著转变——从追逐技术概念转向验证实际订单,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及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成为焦点。

ETF规模激增:个人投资者与险资共振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三季度13只机器人主题ETF中,6只成立于2025年,其中4只于三季度集中发行。鹏华、南方、招商及富国基金旗下产品规模合计达64.42亿元,个人投资者认购占比均超90%。值得注意的是,年前成立的7只产品上半年机构申购力度显著加强,华夏机器人ETF第一大持有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持仓增幅达1.32倍,险资成为申购主力。

市场表现方面,中证机器人及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年内涨幅分别达40.52%和45.85%,较沪深300指数17.94%的涨幅形成明显超额收益。这种强势表现与产业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求是》杂志撰文指出,我国机器人产业供应链本地化率已超六成,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更预言未来十年工厂将由AI驱动的机器人团队主导。

调研风向转变: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机械设备行业(申万一级)成为9月机构调研的“重灾区”,257只个股被调研覆盖率达43.41%。公募基金对中证机器人指数成分股的调研频次逐月攀升,7月至9月分别涉及22只、24只及27只标的,接待基金公司数量合计达274家。汇川技术、中控技术等核心企业单月被调研频次超80次,问题聚焦人形机器人进展、新产品价值验证及推广进度。

产业链视角下,核心零部件厂商与系统集成企业备受青睐。汇川技术、博众精工等企业因收入确定性较高成为调研重点,其生产的减速器、六维力传感器等部件在整机成本中占比显著,且存在进口替代空间。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经理宋巍巍指出,零部件厂商是最先获得确定性营业收入的群体,市场关注度随行业增量持续提升。

量产前夜: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行业前景广阔,特斯拉Optimus量产计划的推迟为市场泼下冷水。原定2025年生产数千台的计划因手部设计技术瓶颈搁置,暴露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道路的复杂性。估值层面,中证机器人指数市盈率已升至87.11倍,较年初翻倍,但上半年营收同比正增长的成分股占比不足七成,盈利兑现能力仍需观察。

永赢基金张璐提醒,上游核心零部件环节虽技术壁垒高,但需警惕技术迭代风险。当前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从概念验证到规模化量产的关键转折点,公募基金的调研重心转移,折射出资本市场对产业落地能力的深度考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