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贵州茅台集团迎来重大人事变动,时隔一年半后,茅台“一把手”再次进行调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据新华财经消息,10月25日上午,茅台集团召开大会宣布,张德芹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职务,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接任茅台集团董事长。这一决定标志着茅台集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70后陈华接任茅台新掌门
作为茅台新任董事长,陈华来自能源领域,其背景与茅台传统酒业有所不同。据公开资料显示,陈华出生于1972年,贵州盘州人,拥有工程硕士学位,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领域专业。此前,他曾在贵州盘江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来源:贵州能源局官网)
茅台业绩创新高,张德芹任内成果显著
近年来,贵州茅台集团频频“换帅”,先后经历了袁仁国、李保芳、高卫东、丁雄军、张德芹时代。时间回溯到2024年4月底,茅台曾正式官宣张德芹就任集团董事长之职。在其任内,茅台经营业绩创下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袁仁国之后,贵州茅台集团掌门人均并非酒业人士出身。相比之下,张德芹则是一位来自茅台体系的资深酒业人士。资料显示,张德芹是贵州仁怀人,1995年毕业于贵州工业大学(现贵州大学)发酵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他大学毕业后便进入贵州茅台从事生产管理工作,先后历任总经理助理、酒库车间主任等职务,并在贵州茅台集团和习酒长期担任高管职务。
在张德芹主政的一年半时间里,贵州茅台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2024年年报显示,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1741.44亿元,同比增长约15.66%;实现净利润约862.28亿元,同比增长约15.38%;分红金额将达34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2025年一季度,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514.43亿元,同比增长10.67%;实现净利润268.47亿元,同比增长11.56%。

在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张德芹曾表示:“面对消费场景的改变,投资者有担忧,我们很理解。但请大家相信,茅台的质量、文化、根基不会动摇;茅台的创新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不会倒退;茅台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不会掉队。只要度过这个周期,就会让茅台这个民族品牌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当前,在白酒行业整体承压、多家酒企业绩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贵州茅台2025年上半年仍保持增长。半年报显示,今年1—6月,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910.94亿元,同比增长9.16%;实现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
茅台主动求变,三大转型引领未来
面对白酒行业的根本性时代变革,茅台高管曾多次表示,茅台有足够的信心与定力成为破冰前行的引领者。这份底气,源自外部的机遇,也源自茅台自身的实力。
基于对市场环境与趋势的判断,茅台需要主动求变,从商品时代向商品与服务并重转变,从“渠道为王”向“消费者为王”转变。茅台要以消费者为中心,精准定位目标客群,拓展多元触达渠道,优化服务全流程。
同时,茅台要加大市场投入力度,强化品牌定位宣传,推动文化体验馆转型发展,进一步做好系列文化活动,从产品体验、品牌认知到文化共鸣等维度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立体、更有“仪式感”的服务与价值。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还表示,要加大转型的力度,实现业务破局开局。具体来看,要以解决供需不适配问题为着力点,加大客群转型力度;紧密契合国家政策导向和新的市场趋势,围绕“事业和生活”两条主线,加大场景转型力度;以消费者为中心,从功能价值、体验价值、情绪价值方面,加大服务转型力度。

业内人士提出六点建议,助力茅台未来发展
中国酒业分析师肖竹青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此次茅台董事长的人事变化由茅台体系外空降的政府官员担任,也说明贵州省有关方面在强化对贵州茅台集团的有效控制。
肖竹青进一步认为,目前在经济深度调整周期内,贵州茅台能否穿越周期是非常艰巨的考验。一方面需要主动降速,减少对渠道压货顺应整个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完成贵州有关方面对贵州茅台业绩增速的考核。
对于茅台新任董事长陈华,肖竹青给出了多项建议:第一,建议改善贵州茅台人才管理机制,市场化选拔优秀人才,促进茅台的国际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二,改变贵州茅台营销体系业务干部3年轮岗的惯例,因为新员工到一个新的区域熟悉客户和市场需要一两年时间,而三年必须轮岗的惯例阻碍了贵州茅台一线业务干部出成绩。
第三,尝试茅台酱香酒公司、茅台农业公司、茅台葡萄酒公司实施高度市场化决策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推动茅台系列酒业务和茅台相关子公司在全国建设核心根据地市场,在53度500毫升飞天茅台之外建设新的增长极。
第四,积极盘活贵州茅台闲置资金和无形资产资源,探索更广泛领域的股权投资和资本运作;第五,在推动茅台国际化进程中,优先考虑扩大国际投资人持有贵州茅台股份的比例,吸引更多国际投资人关注贵州茅台;第六,清理贵州茅台酒在体制内配额,扩大守规矩、善于市场化手段扩大“茅粉增量”的民营社会化渠道伙伴配额。
此外,肖竹青还建议打击出口装茅台回流国内市场,冲击国内茅台酒流通秩序;积极与全球世界五百强建立友谊,让中国茅台成为国际主流商圈社交符号,突破茅台国际化过程“难以突破华人圈的难题”。

责编:梁秋燕
校对:苏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