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阿里字节AI电商大战:争夺下一代交易入口

时间:2025-10-28 16:11:22 来源:金角财经 作者:金角财经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Chester

第十七个双十一前夕,一场由AI驱动的电商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当太平洋彼岸的ChatGPT率先实现"即时结账"功能时,中国科技巨头们迅速嗅到了新的战场气息。

2025年9月底,ChatGPT推出的Instant Checkout功能引发行业震动。该功能直接接入Etsy和Shopify两大电商平台,用户无需跳转即可完成购物,标志着AI从"商品推荐"正式跨入"直接带货"阶段。这一创新模式在三个月内便引发中国市场的连锁反应。

10月15日,字节跳动旗下豆包AI完成关键升级,正式打通抖音商城生态。用户通过自然语言对话即可获取数码、家电、母婴等八大品类的商品推荐,点击商品名可直接跳转抖音完成购买。更值得关注的是,豆包同步扩展了本地生活服务,支持团购、门票、美食等场景的智能推荐,构建起国内首个完整的AI电商导流闭环。

这一突破性进展,使豆包成为国内首个实现电商交易闭环的AI应用,较ChatGPT的解决方案更进一步。

面对字节的凌厉攻势,阿里巴巴迅速展开反击。10月23日,阿里夸克"C计划"首推对话助手,其命名灵感源自经典游戏"吃豆人",暗含争夺流量入口的野心。次日,蚂蚁集团推出AGI多模态应用"灵光",这款由支付宝开发的新品被视为对抗豆包的核心武器。

在这场AI电商战争中,字节与阿里的对决尤为引人注目,其结果或将决定中国电商未来十年的格局。

豆包:AI电商的破局者

当用户输入"推荐性价比户外鞋"的指令时,豆包展现出惊人的商品理解能力。系统按价格区间分组推荐,每款商品附带核心卖点、使用场景、用户评价等详细信息。点击商品名后,用户可直接跳转抖音商城完成购买,整个流程在移动端仅需十几秒。



| 豆包商品推荐界面

据透露,豆包首批接入的商家均为抖音电商评分4.8分以上的优质店铺,覆盖母婴、美妆等高频消费品类。在本地生活领域,当用户询问"周末去哪玩"时,系统不仅能推荐目的地,还能直接提供抖音团购优惠券,实现从种草到下单的一站式服务。

对比测试显示,在DeepSeek、元宝、Kimi、文心一言等主流AI应用中,仅豆包与Kimi能提供具体购物链接。但Kimi需跳转"什么值得买"中间页,而豆包直接对接抖音商城,交易流畅度显著优于竞品。



| ChatGPT与Kimi购物功能对比

尽管存在推荐偏差、价格不符等问题,甚至出现推荐竞品优惠的情况,但豆包的创新意义不容忽视。它成功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链从"搜→比→买"压缩为一次对话,使AI从导购工具升级为新的交易入口。

OpenAI商务负责人透露,ChatGPT的商品推荐暂不抽成,未来可能收取2%联属佣金。而背靠抖音电商生态的豆包,已构建起完整的交易闭环,成为国内唯一贯通AI交互与电商履约的模型。

流量战争的新维度

抖音电商虽坐拥庞大流量,但用户粘性存在明显短板。数据显示,抖音商城日活仅1000万,2025年上半年复购率不足20%,远低于淘天45%的水平。这种"冲动消费"主导的流量模式,制约了其电商业务的深度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生成式AI用户规模在2025年上半年突破5.15亿,同比翻倍增长。AI与电商的结合,为抖音提供了重构流量分配逻辑的契机。当用户在豆包中输入"推荐空气炸锅"时,搜索、推荐与购买的全流程都在字节生态内完成,这实质上是创建了一个新的流量入口。

这种变革使电商竞争从"曝光-点击-购买"的传统路径,转向"意图理解-精准推荐-即时交易"的AI驱动模式。豆包的突破,让抖音跳过了SEO优化阶段,直接进入GEO(生成式引擎优化)时代,商品的曝光取决于AI的理解能力而非广告投放。

在流量增长触顶的背景下,各大平台都在制造新的C端入口:京东布局外卖,淘宝推"闪购",高德搞"扫街榜"。豆包接入抖音商城,可视为字节对本地生活竞争的反制措施。由于缺乏自有运力,抖音在即时配送领域进展缓慢,而AI电商入口的开辟,为其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数据显示,豆包日均Token调用量达30万亿,同比增长253倍,月活用户1.57亿,超越DeepSeek位居中国AI应用首位。这一渗透率优势,加上抖音电商的生态支持,使豆包成为字节在本地生活竞争中的关键武器。

阿里的AI追击战

作为中国电商GMV榜首和全球唯二拥有"全栈AI能力"的公司,阿里在AI电商领域的布局其实更早。2023年底,马云就提出要"全力布局AI电商",但战略重心偏向B端服务。

阿里推出的"生意管家"、"货品全站推"、"店小蜜"等工具,极大提升了商家运营效率。在国际业务中,AI生意助手已帮助超20万外贸企业提升转化率。但这些B端创新未能直接改善消费者体验,导致阿里在C端AI带货领域落后于字节。

直到2024年7月,阿里才推出夸克AI搜索,并在次年2月上线"深度思考"功能。这一节奏比豆包晚了近一年。2025年10月,阿里加速追击:夸克"C计划"推出对话助手,整合实时搜索与对话理解能力;蚂蚁集团上线"灵光"APP,主打AGI相机与消费场景识别。



| 夸克对话助手界面

尽管功能不断完善,但阿里AI电商仍存在闭环缺陷。在夸克对话助手中询问购物问题,系统会提示"可前往京东或苏宁搜索",而非直接跳转淘宝天猫。这暴露了阿里在C端流量入口争夺中的最后一块短板。

当前,中国AI竞争已进入商业变现关键期。当模型订阅和广告分成难以持续时,电商导购意外成为AI最现实的盈利场景。AI正从效率工具升级为流量入口,推动电商竞争从"货架陈列"转向"意图理解"。

在这场由字节引领、阿里追击的新战役中,京东、美团等巨头也在加速布局。当消费者逐渐习惯"用说话买东西"时,谁更懂用户需求,谁就能主导下一个十年的电商格局。这场AI驱动的变革,正在重新定义中国电商的未来。

参考资料:

互联网江湖《京东,淘天,抖音们"AI"上这届双11》

极客公园《阿里终于把「AI电商」想明白了》

定焦One《豆包们,开始"上链接"》
字母榜《张一鸣向双11扔了一个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