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11月17日电 (记者 徐珊珊)11月17日,一股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大举南下,横扫中国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多地气温骤降,正式开启“速冻模式”,部分地区最低气温甚至探至冰点以下,寒意逼人。
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17日至18日期间,江淮东部、江南北部部分地区将迎来剧烈降温,降温幅度可达10℃至12℃,其中安徽南部局地降温幅度更是超过14℃,降温势头迅猛。预计到19日凌晨,最低温度0℃线将南压至苏皖南部至湖北中部一带,寒冷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冷气团的强势控制下,上海的气温也大幅下滑。18日,上海全天气温预计为4℃至10℃,而19日和20日早晨将出现本轮寒潮的气温最低谷,中心城区最低气温约4℃,郊区则仅0℃至2℃,局部地区还可能出现薄冰,防寒保暖工作刻不容缓。
浙江同样未能幸免,17日至18日遭遇寒潮袭击。18日至20日早晨,浙江最低气温将普遍降至0℃至3℃,山区气温更低,降至零下4℃至零下1℃。17日上午,浙北地区的湖州站点已出现8级大风,虽然由于水汽不足,此次寒潮过程降水较弱,但阳光将迅速回归,带来一丝温暖。
江苏省气象台也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息,预计16日至18日全省48小时最低气温将下降8℃至9℃,并伴有陆上6级至7级、江河湖库及近海海面8级至9级的偏北大风。17日,江苏盱眙更是迎来了今年立冬后的第一场雪,为寒冷的天气增添了几分冬日的氛围。
安徽省的气温也明显下降,17日淮河以北最高气温仅4℃至6℃,寒意袭人。18日,该省江南地区最高气温将继续下滑到9℃至11℃。预计19日早晨,冷空气影响过后,淮河以北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3℃至零下1℃,寒冷程度可见一斑。
气象专家表示,此次寒潮过程具有“速战速决”的特点,冷暖转换剧烈,公众需及时添衣保暖,特别是老人、儿童及体质较弱人群更需注意健康防护,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预计20日起,随着冷空气影响趋于结束,长三角地区气温将逐步回升,迎来温暖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