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国庆首日浙江德清千年窑火重燃 “开窑节”再现瓷器文明

时间:2025-10-01 18:03: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苏亦瑜

“开窑啰!开窑啰!”10月1日,国庆长假的第一天,浙江省湖州市德清“江南之源”文化遗址公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开窑节”吸引了众多游客与艺术爱好者的目光。以亭子桥战国龙窑遗址为蓝本重建的“德清窑”窑门,在万众瞩目下首次徐徐开启,匣钵逐一打开,一件件造型精美、釉色清丽的青瓷映入眼帘,惊艳了四方来客。

此次开窑节不仅复原了古礼仪式,更通过窑火重燃、仿古瓷器出窑等环节,将千年前的制瓷现场“活化”呈现。游客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瓷之源”的文明温度,领略了古代匠人的智慧与匠心。

德清开窑节现场

活动现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王军港从匠人手中接过略带余温的陶瓷,一一为游客们讲解其工艺特点,让人们对这些精美的瓷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源头在德清。德清所在的浙江北部东苕溪流域,是中国瓷器的重要起源地。早在35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们就开始探索制瓷技艺,不仅找到了耐高温的瓷土、发明了釉,还掌握了高温技术。他们通过对美和艺术的不懈追求,最终孕育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瓷器——原始瓷。原始瓷窑址从西周晚期一直延续到战国早期,是目前发现的窑址最集中、跨越时间最长、序列最为完整的原始瓷窑区。

工作人员从德清窑中取出瓷器

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德清深入实施“源文化”工程,谋划布局了“江南之源”项目。该项目整合了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茶文化馆、丝绸馆、珍珠馆、农耕馆等文化功能载体,着力打造江南“源文化”的集成展示区。通过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德清不仅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提档升级。

德清窑作品吸引民众围观

“这标志着沉睡千年的瓷脉被重新唤醒,先祖创造的技法融入当代先进技艺后,在新时代将焕发出勃勃生机。”德清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志方表示。他强调,人们不仅能看到原始瓷技艺的基因解码与活态传承,也能看到传统瓷艺与当代美学的激情碰撞,从而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郑建明,曾主持过德清窑等一系列窑址的调查与发掘工作。他认为,原始瓷、德清窑的复烧成功,是对古代优秀技艺的一次重要传承与弘扬,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一次重要实践。复烧之路,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技艺复原,更是对古代匠人精神的致敬,是将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重新唤醒。

活动现场,嵇锡贵等14家工作室入驻“江南之源”,当地还为驻地艺术家代表进行了授牌,为德清的瓷器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